幾天前,夏普在北美發起對海信的訴訟引發了彩電業的廣泛關注。海信方面第一時間回應媒體表示,這是一場農夫與蛇的鬧劇。就在事件剛剛過去幾天,科技媒體藍科技又傳出消息,夏普已經撤回了在北美針對海信的訴訟。
6月9日,夏普圍繞北美市場液晶電視銷售的品牌使用權問題,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法院對中國海信集團提起訴訟。夏普訴稱,海信以夏普品牌銷售低品質和低價格的產品等違反了合約,要求海信停止使用夏普品牌,并至少賠償1億美元。
不過,海信方面很快給出了回復。海信國際營銷副總經理朱聃表示:“惡人先告狀!這是富士康的“夏普”的恩將仇報!”
據了解,2015年7月海信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全部股權及資產,同時獲得夏普電視美洲地區品牌使用權;2016年4月2日,鴻海收購了夏普66%的股權并曲線收回歐洲品牌使用權。隨后即爆出富士康欲向海信索回美國夏普品牌遭遇拒后,戴正吳接受臺灣媒體technews采訪時表明:在鴻海支持下,他可以采取破壞式行動。
夏普方面意圖回收品牌授權的理由是海信以夏普品牌銷售低品質和低價格的產品,違背了合約,但海信方便并不認可。
海信方面表示在與夏普達成合作后,海信選派精兵強將,重振工廠、恢復渠道,向研發幾近停滯的夏普注入海信ULED畫質技術,付出了巨大心血:夏普產品的產品結構以及市場銷量、銷售額均得到明顯改善和提升,北美的夏普逐漸回到了正常的“經營之道”。海信接手后,美國市場主流的32寸、50寸、65寸電視,夏普品牌的價格指數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釘科技認為,夏普之所以要通過訴訟的方式要回北美的品牌授權,與鴻海入主后,夏普的戰略由收縮變為進攻有關,而如果缺少北美市場,夏普很可能難以完成全年銷售1400萬臺電視的目標。對于海信而言,為了夏普品牌在北美市場投入了大量資源,不可能因為夏普的一紙訴訟就放棄,特別是海信已經將國際化作為重要發展戰略的當下,更不可能向夏普讓步。
夏普之所以撤訴,除了海信的堅定態度之外,大概手中并無太多的證據來證明海信有違合約。基于契約精神的考慮,放棄訴訟對夏普來說也是明智的選擇。
推薦閱讀
今天,OPPO R11在開賣40分鐘后,就超越了同期R9s首銷全天的銷量,足見OPPO R11的受歡迎程度。當天中午OPPO再次與自帶話題的“小獵豹”鄭凱進行了一場別開生>>>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303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