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消息,元宵節剛剛過去,也標志著春節的正式結束。近日,搜狗語音發布了一組春節語音使用情況大數據,數據顯示,除夕當天搜狗輸入法日均語音輸入的請求次數高達2.4億次,是目前國內語音輸入使用量最大的語音平臺。可以看出,語音輸入已經成為人們新的輸入習慣,正逐漸滲透到大家的生活中。
在微信、微博、qq泛濫的現在,網上拜年已經成為了現代社會的主流。雖然都是網上拜年,形式卻大為不同。據搜狗語音春節大數據顯示,60、70后基本都是直接發送語音或者文字,80、90、00后們則更鐘愛語音輸入,并添加一些搞笑表情包拜年。從傳統年俗到現代網絡社交,過年的方式雖然不斷發生著變化,但其中承載的親情與友情卻永恒不變的。搜狗語音春節大數據顯示:在除夕夜和大年初一,出現最多的拜年相關詞匯是祝福和感謝,人們最多的祝福是健康,其次是事業、愛情,從除夕凌晨至大年初一晚(1月27日0點-1月28日24點),出現四個輸入高峰,即除夕上午9-10點,下午4--5點,晚上12點,大年初一早上8--10點。
搜狗語音春節大數據 日均請求2.4億居行業首位
眾所周知,傳統打字輸入方式耗時耗力,尤其是在戶外、走路、開車等不便打字、懶得打字,抑或打字效率不高的時候更是會帶來諸多不便,智能語音技術的出現,解決了以往輸入方式帶來的種種尷尬,使用更簡單、高效的的輸入方式——語音輸入已經成為當下人們的新習慣。
為了滿足網絡社交時代人們的新需求,搜狗早在2011年就開始研發語音技術,目前搜狗語音識別的速度已達每分鐘400字,識別準確率高于97%。當然,領先行業的語音技術背后必然也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持,這也正是搜狗語音的優勢所在。作為國內使用規模最大的語音輸入請求應用,搜狗輸入法一直為搜狗語音技術提供著強有力的支撐。目前,搜狗輸入法日均語音請求高達2.4億次,是目前互聯網規模最大的語音輸入數據,能夠充分支撐搜狗語音技術的模型訓練以及深度學習,為搜狗在智能語音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更多便利。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發展,智能語音將更多地深入日常生活中漸成剛需,語音輸入將進化為和日常交流一般自然的狀態。相信未來憑借在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方面的優勢,搜狗語音將持續創新,對產品精雕細琢,在不斷突破更多流量記錄的同時,也會給用戶帶來更智能、便捷的使用體驗。
推薦閱讀
2月15日消息,在知名互聯網評論人洪波曝出微信將上線公眾號付費閱讀后,微信團隊也正是回應了這一消息: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功能確實在推進中,已經在做測試,相信近期會和>>>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302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