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沒什么事情做想著很久都沒有寫過文章了,就幫某公司寫了篇硬廣。在寫文章的時我開始思考如何解決裝修施工端的辦法,這時我腦子里突然閃現出一個問題:曾經火熱的自有產業工人模式為什么很久沒有聽到有人提起了呢?自有產業工人在當時是被認為解決裝修施工問題的最優方法。
目前的裝修市場,無論是傳統裝修公司還是互聯網家裝公司,使用的裝修工人還是那些人,只是每一家互聯網家裝公司對工人或工隊使用和管理的模式不同。在互聯網家裝改變傳統家裝的時候,施工必然進行改變,自有產業工人的做法就是互聯網家裝首先在行業內開始提出來的。將家裝工人產業化,所有的工人都是自養,拋棄傳統家裝的分包制度。雖然產業工人這個模式一直遭到裝修業內人士的“吐槽”,但無疑自有產業工人的模式吸引了資本和消費者的眼光。
在去年的互聯網家裝領域,大家對自有產業工人這種模式還有激烈的討論,16年確沒看到任何人在討論這個事情了。究其原因,是因為從今年開始互聯網家裝進入了調整期,大家不再單講情懷,講理念,而是落地,修煉內功,到目前為止剩余存活的互聯網家裝公司不到100家,這活下來的一百家互聯網家裝公司真正在百分之百采用自有產業工人的一家都沒有。
我接觸過很多咨詢裝修的客戶,不少客戶都會問“你們公司有自己的裝修工人么”似乎在外行人看來,只有裝修公司有自己的工人裝修才能得到保障,這也是在去年年初自有產業工人模式在裝修領域一經提出就就是吸引大量投資和消費者的原因所在,但在實際運用中確才出現了各種問題。
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管理上的成本問題,在家裝行業,淡旺季、工時調配等瓶頸的存在,而且隨著公司發展,業務訂單不斷發展,自養工人的成本也逐漸增加,管理也越來越有難度。比如:訂單大小分配給誰做?利益怎么平衡?再比如:一旦訂單數量減少,工作飽和度就降低,浪費公司資源的同時,工人工資怎么給,給多了,公司損失;給少了,工人不干,自有產業工人模式會讓家裝企業因此產生大量成本,最終疊加到消費者身上。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目前并沒有一家互聯網家裝公司敢號稱完全做到百分之百的自有產業工人,絕不分包。
其次就是對裝修工人的監管問題,作為自有產業工人,工人與質檢都是自己公司的人員,就會造成“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角色,質檢、監理很可能發現問題,卻下不了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施工質量就很難有保證。同時,在成本管控這塊,有可能會“合伙”偷工減料,將剩余材料據為己有,也有可能材料浪費,損失的是公司利益。
既然自有產業工人模式無法解決裝修施工環節存在的問題,那還有什么方法可以來解決這個問題呢,筆者認為有兩個辦法:一、改進監管環節;二、研發新技術新材料,擺脫裝修對工人的高度依賴。
一直以來,產業合作是傳統裝修公司的通行做法,有訂單就派給合作工人,不會浪費公司資源,工人也自由,公司只要強有力地做好質檢監督就行了。反觀互聯網領域小米、360這類公司在做硬件的時候都是外包出去做的,自己只需要做好品控就行。在筆者看來裝修施工環節就如同產品生產一樣,裝修公司自己完全不需要去親力親為,只需要不斷的去優化產品,優化監管流程。
產業工人模式在互聯網家裝領域出現,突顯了裝修工人在裝修環節中的重要性。裝修產業雖然已經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但裝修施工環節還是極度的落后,高度依賴工人的技術。我曾經見到過一種快速裝修技術,通過將裝修分拆細化后,把裝修材料模塊化、標準化,不僅能大大縮短裝修施工周期,標準化的材料還能擺脫對工人技術的依賴,只要材料不出問題,通過模塊化拼裝出來的裝修也不會有質量問題。也許這會是未來裝修的一種發展趨勢吧。
作者:盧濤(微信號:taoogle),互聯網從業者,自媒體人,多家互聯網媒體專欄作者。對互聯網行業和裝修行業有深入的了解,長期專注于互聯網營銷及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研究。
推薦閱讀
一批新規今起實施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可作量刑參考 電信業務用戶簽入網協議必須實名、航站樓建設有了綠色標準……伴隨著春節假期,今起,又有一批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自有產業工人就是互聯網家裝的偽命題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302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