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研究公司IDC周二發布了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統計報告。報告顯示,隨著消費者逐漸開始使用移動支付等新功能,第二季度可穿戴設備市場的整體出貨量達到2250萬部,同比增長26.1%,小米成為第二季度出貨量僅次于Fitbit的廠商。

IDC可穿戴設備研究經理拉蒙·拉馬斯(Ramon Llamas)認為,智能可穿戴設備仍在苦苦尋找它的市場定位。智能手表在經歷過初期的新鮮感之后,對用戶的吸引力逐漸降低,各廠商也在全面提升智能手表功能性和續航能力,為智能可穿戴設備提供更準確的定位。

根據圖表顯示,Fitbit繼續主導可穿戴設備市場,第二季度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570萬部,較去年同期的440萬部增長28.7%;市場份額為25.4%,較去年同期的24.9%增長0.5個百分點。

小米借由第二代手環后來居上,第二季度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10萬部,同比增長2.5%;市場份額為14.0%。新推出的小米手環2加入了心率追蹤等功能,售價仍維持在20美元(149元人民幣),但消費市場主體依然停留于國內。

蘋果第二季度Apple Watch出貨量為160萬部,較去年同期的360萬部下降56.7%;市場份額為7.0%,較去年同期的20.3%下降13.3個百分點。不過蘋果9月發布會在即,如果借此推出全新的第二代Apple Watch,出貨量或將重新回升。

目前的智能可穿戴設備,大多以健康監測為必備功能,但這種僅以傳感器為主的設備,只能成為入門級可穿戴設備。能夠實現完整的信息交換、社交互動的智能可穿戴設備,才是未來可穿戴的全新方向。
推薦閱讀
前不久有安全公司公布了高通處理器針對Android系統的四個重要漏洞,這些漏洞影響了最多9億的Android平臺設備,利用這些漏洞,黑客可以在機主不知情的情況下獲取圖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DC周二發布了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統計報告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30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