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博客Pandodaily發布文章稱,很少有新創企業能夠真正的改變世界,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其實小編乍看到這個題目,本覺得不應這樣打擊創業公司的積極性的,不過事實上,看完文章,覺得作者分析的還有一定道理,而且,改變世界確實是建立在生存基礎之上的,畢竟,自己都活不下去了,還拿什么改變世界?把賺錢放在第一位更無可厚非。各位看官不妨也看一看,分享下自己的想法。
文章如下:
雖然創業者總是表示他們要改變世界,但是新創公司很少能真正做出改變世界的業績來。這并不是他們的錯,要想改變世界需要三樣東西:大筆的資金、突破性的技術、大量的時間,而這三項是大部分新創企業所不具備的。
首先要想實現巨大的技術變革,要花費大量的金錢,而且需要有很長遠的計劃,短期之內不會有直接的收益。所以能夠承受這樣成本的都是些科技巨頭的實驗室,比如之前的貝爾實驗室,還有現在的谷歌實驗室等。即使是那些獲得了高額風投的新創公司,也無法跟谷歌和政府研究部門相比。
就拿互聯網來舉例,如果沒有政府部門早期幾十年不計回報的投資,根本就不可能出現。之后才有互聯網產業界的發展,這些都是建立在政府研究的基礎上的。因此真正改變世界的是政府的底層研究,而不是之后各種應用。
即使是谷歌公司,當它還是一家新創企業的時候,它做的也只是一個效率更高的搜索算法,當然這也很重要,但是相比于互聯網本身的出現而言,并不在同一個級別上。
而眼下谷歌公司的一些研究項目,則要重要的多。比如無人駕駛汽車,這個項目有潛力改變交通規則,改變城市規劃,并為老人和殘疾人提供幫助等等。沒有哪個新創公司可以花費10年到20年的時間,來開發這種項目。但是谷歌可以,憑借它強大的資金保障,它可以暫時不計較短期的利益。如果這個項目能夠實現,那么它的功績將超過谷歌創業時期的工作。
而最近很受矚目的Elon Musk,他是否改變了世界呢?他的兩家公司SpaceX和Tesla,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績;但是不得不說,這兩個項目在早期,都有很多的政府資金的參與。另外Musk的SpaceX公司所涉及的火箭發射技術,NASA(美國國家航天局)在過去幾十年里已經完成了最基本的工作。所以應該這樣說,NASA開發了改變世界的技術,Elon Musk讓它更加便宜和高效。而對于這種技術而言,是不會有VC愿意堅持投資的,也就沒有新創公司能夠實現。
如果將每個新創公司各自的業績整合到一起,那么對于人們的生活習慣還是會有一些提升的,但是很少有本質性的改變。總之新創公司面臨資金、時間各方面的限制,很難放棄短期利益追求長遠目標,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只有科技巨頭和政府了。
(Via PD 譯/快鯉魚)
推薦閱讀
谷歌的安卓系統與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帝國反擊戰》中的C-3PO有很多相似之處。C-3PO是一個被嚴重損毀,碎成一塊塊的機器人。Open Signal是一個能夠檢測智能手機系統的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其實,新創公司很少能真正改變世界!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20130803/281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