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淘寶網公布了12大網購癥狀,描繪出不同的網購現象。有人形象地稱之為“十二族群”。
正如城市組成了社會一樣,不同的消費族群也組成了虛擬空間。族群與城市一樣,是趨同的人類所進行的一種群居行為。對這些族群進行分析,能更清楚地看到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人群之間的同質點和差異化,也能更好地了解到,電子商務對實體社會、對人們生活的改變。
(速途研究院制圖)
據淘寶網公布的報告數據顯示,晚上最活躍的“夜淘族”規模最大,人數達到了驚人的2283.2萬人,“出沒”時間集中在23事至次日凌晨5點,男女比例為48:52,25-29歲的青年最多,占到32%,其次是30-34歲年齡段。
拾惠族成為第二大族群,人數為866.1萬,男女比例34:66,且女性購買數量和筆數遠超男性。25-29歲的年齡段人數最多,占比31.38%,但是30-34歲網民的購買金額和筆數要高于前者。
逛逛族有500萬的忠實網民,是第三大族群。女性是絕對的主力,占據72%。中青年作為逛逛群族主力。
吃貨族就相對來說少許多,只有134.8萬人,女性再一次成為主力,最集中年齡段是30-34歲和60歲以上。
囤貨族位居第五,22-29年齡段人數最多,但是每次購買量屬50-59歲,件數達到103件,22-29為69件。
剁手族素有“千手觀音”和“蜘蛛俠”綽號,更甚有多人爭當族長。剁手族人均不超過五萬都不好意思叫剁手族。數據顯示,剁手族有107.56萬人,人均花費16萬之多,人均購買次數538次,人均22148件。男女比例46:54,令人驚訝的是,雖然這個族群中60歲以上老人占比最少,但是人均花費最高,竟達34.2萬!
收藏族102.7萬人,相對于其他族群,該族群更趨向大齡化。收藏族等級分明,有酷愛古董的“貴族”,也有以收集各種口味泡面的“屌絲”。
跳蚤族每天有90萬人活躍,以年輕人為主,占比51.17%,是所有族群中唯一年齡高度趨同的族群。
旅行族有68.4萬人,唯一一個男性比例超過女性的族群,比例為55:45。購買數量和筆數年輕人占據絕對優勢。
懷舊族有62.9萬,經常購買雷鋒帽、英雄鋼筆等懷舊產品。女性占比68.9%,主力竟為25-29歲的青年。
商超族是指每月都會購買日用百貨超過3次的網民,人數為58.5萬,女性占據72%,男性人均購買數量要超過女性。
嘗新族族群最少,僅為6.9萬,35:65的男女比例,中青年占比30%,其他年齡段占比在10%-20%左右。
網購市場的細劃分和龐大的消費規模,表明了網購市場已趨于成熟。數據也從側面敲擊商家也可以開展新的營銷方式,根據自身產品的特性和消費者特點進行定向發展。如此龐大的網購市場必定會繁花似錦!(速途研究院分析師 冀靜)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張雨芹)大數據是什么?大數據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大家為此議論紛紛。 有人說:“大數據是什么,數據早就有了,從淘寶、百度、騰訊建立起來就有數據進行分析,如今換個說法變個“大”字,大家在里面>>>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20130416/265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