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道稱,《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管理辦法》將于今年底出臺。此外,《網絡零售管理條例》亦在起草中,將涉及40多個指導意見。據悉,上述兩部法規涉及如何解決網絡小額交易爭端、網上商業數據保護等政策。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助理分析師姚建芳對此表示,網絡小額交易爭端、網上商業數據保護等屬于目前電子商務領域較為突出的問題,勢必會引起相關部委的重視,一旦《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管理辦法》和《網絡零售管理條例》出臺對整個行業意義重大。
電商亂象催生法規
近年來,由于互聯網的普及以及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網絡經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消費、企業生產經營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同時,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也暴露和滋生出一系列問題。據《2011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監測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共接到全國網購用戶的投訴近10萬起,其中網絡購物投訴占比最大,為52%。
網絡欺詐、虛擬商品交易糾紛、發貨遲緩、訂單取消、貨不對板、售后服務、快遞驗貨、網絡傳銷等成為電子商務用戶投訴的熱點。
此外,此前備受關注的部分購物網站“消費返利”模式,涉嫌網絡傳銷與非法集資,均被屢屢曝光,據報道涉及資金上百億,數十萬人牽扯其中。這充分暴露了在網絡購物與網絡傳銷結合產生 “變種業態”下的監管空白,急需出臺相應的監管條例進行規范管理。
我國之前也出臺過相關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例如《電子簽名法》、《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等,但都是局部的,有些只是部委規章,缺乏可操作性與全面性。我國尚未出臺一部全面的電子商務監管法律法規。
完善法規還需時日
今年初,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商務部將推動出臺《網絡零售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研究制定《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制定發布涉及如何解決網絡小額交易爭端、網上商業數據保護等政策。
但是,距《條例》將出臺的消息傳出至今已近一年時間,《條例》仍未正式出臺。這期間已經歷了京東、國美、蘇寧電商混戰等一系列事件,相關監管法律的出臺和監管部門的明確顯得更加緊迫。
姚建芳對此表示,有關部委要出臺一部比較完整,且對網絡交易真正做到監管的法律法規,必須要根據當下實際情況來起草,時間長也有其一定的道理。而在立法過程中,有關部委也在不斷地發現、積累網購所反映出來諸多細分領域的問題。“首先,對于消費者方面,一旦遇到網絡糾紛,則會有法可依。其次,對于商家而言,一旦有了法律法規限制,就可以對其起到規范經營的作用。”
推薦閱讀
你可能忽略了官府對于江湖的作用。江湖人殺人,還是被官府抓起來不少。百度和360可能都有第六張牌,官府牌。 有幸跟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必應搜索的老大沈向洋博士一起喝咖啡。如下根據筆錄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沈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亂象催生法規 完善法規還需時日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20121229/113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