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1日,一位谷歌音樂搜索團隊的創始成員親手關閉了這項服務,上線兩年半的谷歌音樂搜索正式停止服務。留給用戶一個月的時間下載自己曾經的播放列表。
但是這個功能恐怕不會有太多人使用。如果不是因為關閉,很多人可能已經忘了谷歌還提供免費的在線聽歌及音樂下載服務。
三年半前,谷歌推出音樂搜索,用戶除了可以通過歌曲的名稱、歌手、歌詞等搜索音樂之外,還可以根據音樂的特性來選擇歌曲。對音樂搜索來說,這是一項技術上的突破;對谷歌中國來說,這是其本地化的最佳實踐。
無論當時人們對谷歌音樂有何期望,但是不幸的是,這項服務的關閉又成了研究谷歌本地化失敗的最佳樣本。
本地化不徹底埋下隱患
在音樂搜索推出時,時任谷歌大中華區總裁的李開復對這個項目報以厚望。但就在音樂搜索推出半年后,李開復就離開了谷歌中國。
李的離職預示著谷歌中國境況不佳。此時谷歌音樂的流量仍然呈上升趨勢,但是一些棘手的問題已經漸漸顯現出來。
一位熟悉谷歌的人士曾在谷歌音樂推出時表示,最令他擔心的并非接下來的廣告收益,更重要的是,谷歌在完成一款產品之后究竟能否以更大的力度把它完善、推廣出去?
他的擔心正是谷歌音樂遇到的最大問題。
為了順利推出音樂產品,谷歌高層其實采取了迂回的辦法來獲得總部的支持,其中關鍵的一步就是投資巨鯨音樂并且利用巨鯨音樂的曲庫來做音樂搜索。事實上,用戶在使用谷歌音樂時,搜索是在谷歌域名上進行,但播放歌曲頁面則必須是巨鯨音樂的頁面。
所以,播放音樂時都會彈出一個獨立窗口進行播放,這并不是很好的用戶體驗。雖然谷歌音樂團隊想在直接在搜索結果頁做一個播放器直接播放音樂,但因為音樂版權的關系,這種簡單的功能無法實現。
另一個不利因素是,谷歌中國所推出的服務均不能采用谷歌的用戶ID系統,所以用戶要保持谷歌音樂的播放列表就必須使用第三方帳號登錄,而谷歌并無法獲得這些帳號背后的信息。
“如果能用谷歌帳號登錄,結合用戶的搜索等行為,谷歌音樂可以做更多事情。”一位原谷歌音樂團隊的成員告訴騰訊科技。他表示,谷歌音樂團隊曾經也想推出桌面版播放器,但也因為種種原因未能現實。
錯失移動互聯網機會
谷歌音樂搜索錯過的最大機會在于移動端。
谷歌音樂的工程總監林斌和項目經理洪峰,在2010年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加入了小米科技;項目技術總監胡寧在加入該項目前曾在谷歌紐約辦公室負責移動搜索質量;團隊其他成員后來大部分都在做Android音樂相關的工作。
這樣的工作團隊絕不會忽視移動互聯網的影響力。而當時,谷歌音樂搜索雖然獲得了業界的好評,但和領先的百度MP3搜索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激動網稱,其原創微電影及UGC、時尚及娛樂新聞將在Youtube激動網頻道輸出,呈現給海外用戶。激動網此次與Youtube進行頻道建設合作,寄望借助Youtube平臺,向海外用戶輸送內容,獲得流量與品牌價值。 9月24日消息,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20121229/113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