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司去北大出版社,李國慶往往選擇坐地鐵,這是他最習慣的出行方式。
創辦當當網13年來,住過地下室,曾“在垃圾上跳舞”的李國慶一向節儉。內部員工說,“李國慶恨不得一個錢掰成兩半花”。與李國慶節儉相對應的是,當當網上市之后便陷入虧損,只在2009、2010年兩年保持過盈利。
2010年12月8日,當當登上紐交所,成為國內平臺電商第一股。那一天剛到紐約的李國慶發著燒,等待他和俞渝的除了敲鐘時的祝福,還有來自競爭對手的狙擊。當當的新仇舊恨—京東商城與卓越亞馬遜不約而同地發動起圖書價格戰。
李國慶
針對京東與亞馬遜的挑釁,李國慶放言“采取報復性還擊”。彼時,當當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它以16美元發行價,融資2.72億美元,底氣十足。當年當當的股價甚至一度逼近35美元。
時移事易,在今年8月15日的京東蘇寧開戰之際,當當已不在舞臺中央,劉強東甚至諷刺當當“瞎吆喝”,李國慶是“擦皮鞋的”。當當股價當天也再度跌破5美元。但李國慶可能沒有更多選擇—參戰未必會贏,但不參戰一定會輸。
不過,2010年底的那場圖書價格戰,也拉開了當當虧損的序幕,這當然并非當當落寞的全部原因。短短2年間,從上市時的一飛沖天,到如今與股價最高時跌去86%的市值,在幾大平臺電商生死激戰的今天,當當還有投資價值么?
失去的機會
電商如何盈利?回答這一問題的標桿企業莫過于美國亞馬遜。
2000年,互聯網泡沫幻滅,美國至少有210家互聯網公司倒閉,這一年亞馬遜的股價至少下跌了80%。亞馬遜CEO貝索斯在每年財報發布之際,有個“致股東信”的傳統,2000年的信中,貝索斯寫道,“未來,摩爾定律不適用于房地產”,“在線銷售(相同于傳統零售)是一個高固定成本、低可變成本的規模經營模式,這也使得公司很難發展成為一家中等規模的電商公司”。
前當當網COO黃若表示,零售賺錢就在于“量入為出”,當當盈利的秘密就是—壓縮市場費用,降低推廣成本。2009年、2010年當當市場費用得到極大壓縮,與之相對應的,這也是當當盈利的兩年。
2008年底李國慶接受《出版商務周報》采訪時透露,當當已經在第四季度實現盈利,預計全年銷售額16億,“今年的盈利已是鐵板釘釘,明年及以后的盈利也不會有任何疑問,當當網從此踏上了一條坦途”。
但也正是2009年開始,它被京東商城超越—這一年當當財報顯示其營收為14.58億人民幣,而京東商城公布的官方交易額為48億元人民幣。
亞馬遜貝索斯的經營信條是“Get big and fast”,這與習慣穩健經營的李國慶有些背道而馳。而在2009至2010年,當當壓縮了市場費用,卻也錯失Get big and fast良機。
2009到2010年是國內的經濟寒冬,不過,它也是凡客、京東這兩家崛起的時機。根據當當資料顯示,2009年當當市場費用為3847.3萬元人民幣,低于2008年的4076.6萬,2010年當當的這一數字則為7666.9萬元人民幣。而凡客2009、2010年市場費用為1166.5萬、2107.5萬美元,約人民幣7400萬、1.4億。兩組數據相形之下,昔日老對手,陳年與李國慶對待機遇不同的看法形成鮮明對比。
2009、2010兩年,當當收入增長分別為90.3%、56.5%,而凡客收入增長分別為152.5%、303.7%,與此同時,根據京東官方數據顯示,京東兩年增長率分別為203%、155%。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收購像ESN這樣的工作室,是藝電持續增強其數字業務和在線游戲業務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上一季度,藝電指出,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數字業務凈營收達3.42億美元,而盒裝游戲業務凈營收則為5.92億美元。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當當網被邊緣化投資價值減小 價格戰中受挫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20121229/11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