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納斯達克更近一步的不只是歡聚時代的CEO李學凌。七年前以100萬美元投資多玩(歡聚時代的前身)的天使投資人雷軍,也將迎來“雷軍系”中第一家上市公司。
歡聚時代招股書顯示,公司董事長雷軍和CEO李學凌分別持有歡聚時代23.8%的股份,同為最大股東。有人計算,若按多玩估值10億美元計算,雷軍所持的多玩股票價值為2.38億美元,投資回報高達238倍。
不過,創業七年,李學凌獲得的不僅僅是創業初期雷軍投入的100萬美元,雷軍收獲的也不僅僅是逾200倍的回報。
李學凌和雷軍
伴隨多玩的創業歷程,從最初的創業方向到企業關鍵性的戰略轉折,在多玩于騰訊陰影下艱難成長的過程中,雷軍扮演了天使、導師、資本家、軍師等多重角色。但如果沒有李學凌的腳踏實地和創業激情,以及對雷軍的信任,今天的多玩會發展成什么樣,沒有人會知道。
用雷軍的話說,“我最喜歡的投資是從零開始,看清楚未來趨勢,找到合適的人,一起琢磨如何干。這樣創辦的公司,看起來風險很大,但基礎比較扎實,更容易成功。比如凡客,比如多玩。”
李學凌與雷軍的相遇,對于多玩來說也許就是一場“天作之合”。在經過多重關系的演變后,眼下的兩人是利益與共的歡聚時代大股東。這段傳奇,在善變的互聯網江湖中,還能繼續演繹多久?
亦師亦友
雷軍在業內有個聞名遐邇的比喻:“站在臺風口,一頭豬都能飛起來”。他的理解是,創業成功有兩件重要的事情:一個是優秀的創業者(千里馬),一個是好的機會——“臺風口”。
李學凌正是雷軍眼中的“千里馬”。
1998年,李學凌在中國青年報實習時,寫的第一篇報道是關于金山的負面新聞,即使后來和雷軍關系很好,但依舊對他照罵不誤。雷軍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說,在他當時看來,李學凌是一個有自己觀點的人,而且不被任何東西所利誘。“他還愿意琢磨,是個技術愛好者和發燒友。他批評我們的東西還是講在了點子上,很有深度。”
當李學凌在2005年離開網易決心創業時,卻和“伯樂”雷軍意見不同。媒體出身的李學凌希望以UGC的方式重做媒體,堅持做RSS博客訂閱。但雷軍認為這個市場太小,商業化空間較窄,不如從房產、汽車、科技和游戲這四個方向做垂直門戶。最終,二者妥協后達成的一致結果是做基于游戲資訊的多玩游戲網,雷軍以天使投資人身份投資100萬美元。
從后來雷軍每筆平均200萬元人民幣左右的天使投資額度來看,100萬美元絕對算是他的“大手筆”。有業內人士說,2005年時雷軍也只是開二三十萬元的車,住一百多萬元的房子。
事實上,多玩名字也出自雷軍之手。他曾透露,2005年計劃創辦多玩時,正好在臺灣出差,看到一種水的牌子叫“多喝水”,覺得名字不錯,于是就決定把網站叫多玩游戲。早期多玩的宣傳語就是“多玩游戲多喝水”。
在創業初期資源有限的背景下,李學凌的思路是把所有資源集中在一個小領域突破,傾盡全力打造魔獸世界專區,并在3個月后流量突破百萬。
不過,游戲資訊門戶依靠廣告營收的模式復制性強,增長空間有限,而且與當時占據主流的17173等游戲平臺相比,廣告主對于多玩的認可程度并不高。例如,2010年全年的游戲類媒體中,僅17173一家就占去了全部廣告投放量的51%,多玩網僅占據約7%的市場份額。
想要在競爭中甩開對手,多玩還需要在互聯網中尋找更多的機會。這次轉折中,雷軍又一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07年,周鴻祎和雷軍都投資了一款名為ispeak的在線群聊語音產品,但李學凌拒絕了共同投資的建議,認為這項業務并無多大價值。
但幾個月后,ispeak同時在線用戶突破5萬。李學凌著急了。他改變了原先的想法:語音+視頻的時代將會替代文字+圖片的時代,如果能借助到時代的力量,多玩便有機會能夠成長為更大的公司。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雖然騰訊已經是移動互聯網一個標桿,微信已經達到2億用戶。但馬化騰坦言,盈利模式還沒有找到。 10月19日消息,2012中國移動開發者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在大會現場坦誠,盈利模式暫>>>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李學凌雷軍亦師亦友 天使與創業者完美結合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20121229/112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