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福布斯中文網,作者是Eric Jackson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博士。
上周五,我被邀請上CNBC電視臺討論谷歌(Google)最近盈利狀況,以及今年4月我為福布斯撰寫的報道《谷歌Facebook五年內或將徹底消失》。
CNBC之后在博客上提及了我的評論,我也接受了《華爾街日報》丹尼斯·伯爾曼(Dennis Berman)的采訪。
雖然我已在采訪中盡我所能地闡明了自己的觀點,但仍想在這里重申我認為谷歌在未來五年內將面臨巨大困境的原因。
首先,我所說的“消失”并不是指破產。眼下的谷歌擁有460億美元現金儲備,并且能夠創造處于現金流。它可能會在在未來五年犯下許多錯誤,但要走到破產的地步仍然很難。
我所說的“消失”是指從它現在所占據的高位上跌落下來。就像雅虎(Yahoo!)曾是搜索領域的老大——曾兩次差點就買下谷歌——而如今卻已大不如前,股價較1999年時的108美元已跌去九成。盡管去年雅虎營收超過Facebook,但如今,大多數人已經不認為雅虎能與Facebook、谷歌這樣的企業相提并論,它的地位已經不再如日中天。
還記得MySpace嗎?你能相信它是美國上個月排名第47位的最受歡迎網站(數據來自ComScore)、有2,600萬獨立訪客嗎?我也不敢相信。是的,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MySpace已經遠去或者“消失”了。
我相信,過去12至18個月中移動市場的突然崛起令谷歌(以及Facebook)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而這已經在谷歌的財報中初露端倪——盡管影響尚處于早期階段。
——上一季度,作為谷歌每次搜索點擊盈利能力衡量標準之一的“每次點擊成本”(Cost-per-Clicks)同比下滑15%。這項指標的下滑趨勢已經延續了18個月。而在業績電話會議上被問及該情況時,谷歌管理層表示不必為此擔心,它終究是會回升的。
——盡管谷歌熱衷于提醒人們“付費點擊”數量保持增長勢頭——上一季度的確如此,證明人們仍在使用谷歌的服務,但增長率卻一直都在放緩。而手機上的“付費”點擊,其盈利能力較電腦上的“付費”點擊要小得多。
——谷歌上一季度的搜索業務營收也幾乎是零增長。盡管來自摩托羅拉(Motorola)部門的大塊營收將谷歌的總營收推高到了140億美元,但這些營收卻創造不出利潤。
——數周前,麥格理集團(Macquarie)的本·沙克特(Ben Schachter)指出,從他2006年開始追蹤記錄開始,谷歌內生性的桌面搜索請求量實際上一直在下滑。我們可能已經達到了臺式電腦的“搜索峰值”,而移動領域的“搜索峰值”也許不消幾年也會到來。
——雖然谷歌擁有大量規模大且還在增長的業務,如為其帶來大筆展示廣告營收的YouTube,但谷歌的核心業務仍然是搜索,這也是該公司幾乎所有利潤的源頭。若干年前,搜索大約占去個該公司利潤的九成以及營收的七成以上。
——我認為搜索并不是人們在奔波忙碌時或使用移動設備時獲取信息的理想方式。我們之所以仍這么做,是因為它是目前為止可用的最佳手段。但如果我們從頭來過,肯定能夠找出一種更便利的信息檢索方式,而不是往小小的屏幕上一條藍色框中輸入
推薦閱讀
游戲蝸牛在聲明中表示,將保留追究任何未經政府部門與蝸牛方面正式確認的IPO相關消息責任的權利。不過,聲明中未對中止審查一事進行說明。 10月27日消息,蝸牛方面今日首次發表官方聲明,對其IPO申請已被中止審查進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受移動互聯網沖擊元氣大傷 未來將失寵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20121229/11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