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人懷疑是皮包公司,卻投資了挑剔的周鴻祎和他的奇虎360;在國內投資團隊只有兩個人,6年只投了約10家公司,但一個項目回報就超過了它在中國的總投入的數倍,這家公司就是高原資本。
涂鴻川是高原資本中國創辦人、董事總經理。雖然和高原資本一樣,他在創投圈里低調且有些神秘,少在公開場合露面,鮮于接受媒體采訪,但是,只要說起一個項目,高原資本和涂鴻川不得不“被高調”。
2006年,高原資本投資奇虎360。當2011年奇虎在紐交所上市時,作為最大的投資人,按照首日IP O閉市價,高原資本的投資回報超6億美金。
曾被懷疑是皮包公司
涂鴻川給創業者的印象就是拎著皮包到處跑。讓創業者吃驚的是,往往后來才知道這個能說會道的投資人在中國只有一個搭檔。是的,這家VC在國內的全部投資團隊只有兩個人。以致不止一次,涂鴻川被人懷疑,是不是一家皮包公司?
然而,只要稍對高原資本有所了解,便會找到答案。
在1988年成立、快滿25歲的高原資本,最早起源于美國。目前旗下管理著8只美元基金,總額大約37億美元,其LP主要來源于國家基金、大學基金、企業基金、退休金、保險公司等,其中很多LP都是超過10年的合作關系。作為老牌創投,高原在全球投資且創建了超過200家公司,包括L ycos——最早的搜索引擎,Staples史泰博辦公用品,Lululem on露露檸檬運動服等。
2005年,原供職于集富的涂鴻川加入高原資本,受命負責高原資本在亞太區的業務擴展,開啟了高原資本在中國的拓荒。幾年里,涂鴻川一直是“孤軍奮戰”,直到2008年,葉冠泰加入高原資本,這家V C的投資人數終于完成“1”的突破,成為兩個人的VC。
雖然涂鴻川和葉冠泰性格各異,卻也合作無間。
比如,涂鴻川偏“動”,早年學過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性格外向,擅長與人交流。葉冠泰好“穩”,技術出身,思維理性,嚴謹務實。在具體投資看項目上,幾乎所有項目都是兩人一起去看,做盡職調查、談判,一起決定是否投資。“高原投的一半項目里,我們兩個人都在一起擔任董事。”涂鴻川說,對于兩人,不會說一個項目是屬于誰,不關我的事,大家一起討論一起投資,一起替被投企業干活。
團隊小,反映在投資節奏上便是兩人的不緊不慢,他們約定每個合伙人每年投資項目不得超過2個。而從2006至今,高原資本在中國才完成了將近10家公司的投資。
創投界的慢公司?
涂鴻川并不認為高原資本“慢”,“很難評判。”他說,高原資本看重的是成功率,而非量,6年投資10家公司,這在硅谷很正常,大家判斷VC的標準是退出時的回報,所投創業企業里是否能成為家喻戶曉的公司。
此外,投資項目少,也能使投資人抽身幫助創業者成長。
“尤其在國內,我們發現很多好的公司,創業者是草根出身。草根有草根的很大優勢,但是公司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最需要就是投資人從旁協助。”涂鴻川說,如果一個合伙人一年投7個到10個項目,3年累計20多家的話,肯定沒有充裕的時間幫助創業者,他認為花在找項目上的時間,遠不如花在所投公司身上來得有價值。“投早期的V C和私募PE不同。VC更需扮演著ValueCreator(價值創造者)的角色”
不過最近,涂鴻川在團隊擴充上有了新計劃,“計劃今年或明年加多一位負責投資的同事。”他說,雖然很多人眼里現在投資大環境不好,但他是樂觀預期,要加人手。很快,這家兩個人的VC將變身“三人行”。
“專長就是TMT”
無論是全球其他市場還是中國市場,高原資本的投資主線都非常單一清晰,即主投T M T行業,奇虎360、趣游、Viva(維旺明)、網康,途牛等,全都是此領域。
為什么對TMT孤注一擲?涂鴻川笑言,這個問題他被問了幾乎17年。“最直接的原因,是我和葉冠泰兩人的專長就是TMT。”
涂鴻川認為自己在職業方向上是個幸運的人。1995年進入了集富集團總部擔任全球IT投資部門負責人,不僅接觸了大量TMT相關企業,還完成了對中國、北美和亞洲的數個寬帶通訊和網絡服務公司的投資。
高原資本的另一位合伙人葉冠泰,是典型的技術型資本家,他擁有美國半導體處理技術專利,曾任職于英特爾,瑞信投行,非常熟悉IT技術。 上一頁1 2345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梅耶爾宣稱,轉向移動領域是雅虎的一次重大機遇,因為公司現在實際上已經在提供移動用戶所希望獲得的全部內容了,比如天氣、體育、股票、新聞、游戲和圖片共享等。 一直以來,華爾街的分析師和投資者們就都在等待著他>>>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20121229/11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