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國家周刊報道 蘋果公司又被推上風口浪尖。一份于近期發布的報告指出,蘋果公司美好的外表背后,還有著“污染、侵犯和毒害”的另一面。
這份名為《蘋果的另一面》的報告,由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達爾文自然求知社、自然之友三家環保組織(NGO)聯合發布。報告指出,分布在蘇州、東莞、深圳等地的多家為蘋果公司提供各種配件的供應商存在“違背職業安全承諾、違背環境污染承諾、違背確保工人受到尊重并享有尊嚴的承諾”的事件。
表面上看,多起事件的發生與上游企業——蘋果公司關系甚遠,但在綠色產業鏈已成國際潮流的背景下,事件的背后是對跨國企業供應鏈管理的質疑。
無塵車間的怪病
上述報告列舉了多起病例,蘇州聯建(中國)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聯建公司”)職工正己烷中毒事件無疑是最令人傷感的一例。
蔣和平(化名),26歲,來自山東,目前是聯建公司的一名在職員工。
2010年10月份起,蔣和平開始陸續收到聯建公司高層領導的電話,電話的主旨均是問候其身體情況。最近,這種關心顯得尤其頻繁。“你給我打電話前,我們廠領導還剛剛給我打了個電話。”蔣和平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自從2009年聯建公司出現工人正己烷中毒事件以來,不少中毒工人在接受完治療后,拿了公司的賠償金就離職了。蔣和平只是為數不多的還留在廠里的正己烷事件中毒者之一。
“他們一開始還只是慰問下我們的身體情況,現在已經明確提出希望給我們一筆賠償金讓我們走人。”對于領導的關心,蔣和平很不屑:“七八萬塊錢能買斷我的后半生嗎?”“我還沒有結婚,誰知道這個病會不會有后遺癥?”
事故的罪魁禍首恰恰是用來代替酒精、將蘋果產品的觸摸屏“擦得干干凈凈,閃閃發亮”的正己烷。
2008年9月起,聯建公司“突然要求使用正己烷代替酒精,讓員工擦拭蘋手機顯示屏”。理由是使用酒精擦拭顯示屏出廠的產品優良率較低,“上面的壓力很大,當時市場需求也大”,自2007年就進入聯建公司的蔣和平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知情人士說,當時聯建公司為了提高出品率,嘗試了諸多手段,如改善設備、器材等,但均未獲得明顯效果,直至當時的公司負責人提出引進正己烷。
據另一位中毒工人許曉林(化名)介紹,用正己烷的擦拭效果明顯好于使用酒精。“一塊顯示屏賣給客戶的價格約500元,使用正己烷的成本遠低于酒精,但揮發速度更快,擦拭效果也更好,可以大大降低次品率,利潤一下就上去了。”
聯建內部人士介紹,聯建公司引進正己烷時,告知工人要換新的清潔劑,并沒有告知正己烷的毒性,也沒有為工人做防護措施。“即使在2009年初蘋果公司派人過來檢查車間時,聯建的生產車間也一切照舊。”
據許曉林回憶,正己烷溶劑使用后的兩、三個月,生產車間的工人們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癥狀。
同樣在聯建公司打工的28歲小伙郭瑞強沒想到看起來如此干凈的車間也會讓人“生病”。他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2009年9月起自己開始感覺到身體不適,手腳無力,稍微有些重的東西都拿不起來。經上海中山醫院檢查為正己烷中毒。據其回憶,當時車間有一半的人與他的癥狀類似。
推薦閱讀 DoNews 2月10日消息 春節過后,包括騰訊和阿里巴巴在內的多家互聯網企業在節后(初七或初八)上班第一天,給員工派發了開工利是。部分員工則開始在網上曬自己收獲的紅包。 據了解,各公司因情況不同紅包數額一搬從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首次被環保組織指責無視產業鏈有毒 地址:http://www.brh9h.cn/a/guandian/yejie/20110210/3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