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科技】聞瀾
從高調起訴海信到低調撤訴,夏普演的是一出什么戲?
據藍科技駐美國記者在紐約相關人士剛剛得到的消息顯示,北京時間6月16日上午10:00左右,夏普撤回對海信的訴訟。這意味著,夏普或以敗訴告終。
據藍科技得到的消息顯示,在提交訴訟之前,夏普認為對海信的起訴有把握獲勝。他們試圖通過法律途徑,收回關于夏普在北美地區的品牌使用權。這是因為,當看到海信經營轉暖之后,夏普似乎又看到了一線生機。
一位來自美國的律師對藍科技表示,當夏普起訴海信之后,未料想海信準備所有的資料之充分,似乎超出夏普的想像。即使相見法庭,海信的勝算亦大于夏普。
從起訴到撤訴,夏普的行為讓業內人士直呼看不懂。甚至松下電器的一位高管私下表示,不明白夏普為什么要這么做,很不理解。這種破壞戲規則的行為,對日本企業會有負面效應。大家會認為日本企業出爾反而。
誰是夏普起訴海信的幕后“黑手”?國際仲裁力挺海信
從根源上來看,夏普當初面臨困境時,是海信出手挽救了夏普。2015年,夏普在決定停止美洲電視業務后,主動找到海信以尋求幫助,希望將夏普品牌電視業務授權給海信經營。
在雙方發生并購之后,一位夏普的高管曾對藍科技表示,經過權衡,夏普認為中國彩電企業中,海信具有技術和品牌優勢,所以愿意跟海信合作。
經過權衡和多輪協商之后,最終海信出資收購夏普墨西哥電視工廠并獲得夏普品牌在北美(除巴西外)地區電視業務的獨家授權。
這一切,如果不是因為富士康收購夏普,或許海信和夏普仍處于交好之中。問題的轉機出現在2016年富士康收購夏普之后,夏普對海信的態度有了轉變,公開表示想收回夏普品牌。盡管雙方有協議約束,但夏普還是要求海信停止使用夏普品牌。
據悉,海信在收購夏普北美地區品牌使用權之后,在北美地區的品牌方面、渠道、營銷等方面做了大量投入。因此,得知夏普起訴后,海信正式告知夏普尊重法律合同,繼續履行協議。
消息人士透露說,在遭到海信拒絕后,夏普開始開始了輿論攻勢,并提起沒有法律依據的訴訟,試圖通過輿論影響以逼迫海信終止協議。
其實,國內媒體報道夏普起訴海信事件,具有滯后性。實際的情況是,2017年4月17日,夏普單方面通知海信終止協議后。但海信不干了!
據來自美國法律界人士對藍科技表示,作為回應,海信立即提起緊急仲裁。2017年5月9日,國際仲裁裁決要求夏普繼續履行合約,同時要求夏普停止污蔑海信或者干擾海信的正常運作。盡管雙方約定通過仲裁解決爭議,但是夏普卻完全無視仲裁的結果,在紐約和加州魯莽的對海信提起沒有根據的訴訟。
夏普撤訴,與海信修好是唯一的出路嗎?
事實上,在海信接手墨西哥工廠并進行大刀闊斧改善環境之后,夏普品牌開始起死回生。
原以為一切無安然無恙,但其實正在醞釀著狂風暴雨。據來自美國的渠道商透露,早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某些企業就開始頻繁聯系美國的銷售渠道,同時違背合同在線上渠道竄貨,擾亂市場。
針對這一現象,早有人在收集各種證據,以備不時之需。據了解,現在有充足的證據證明夏普的做法是受某些企業指示,其行為嚴重違反了協議,并造成了價格和市場的混亂,屬于嚴重的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當然,上述行為并未最終如愿。最終結果,以夏普撤訴劃上句號。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夏普的撤訴,意味著此前的起訴是失敗的。任何企業都應該遵守游戲規則,出爾反爾對自身品牌會有減分項。如果雙方一始既往,其實是一個雙贏局面。
眼下的情形,如果夏普海信重歸于好,對雙方都有利。與海信修好,尤其是對夏普在北美地區會有更大的幫助。
海信在北美地區的滲透力超出夏普的想像。據悉,目前為止,海信已經向北美所有渠道開始滲透,同時有自己的智能操作系統,并且整合了很多第三方機構,在美國市場已經成為有影響力的品牌。
今天的彩電競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屏幕之爭,而是產業鏈、供應鏈、生圈鏈之爭。從目前來看,海信國際化過程中,在產業鏈、生態鏈的構建方面,已經超脫于夏普。
基于海信在北美的市場基礎,包括供應鏈、技術研發和服務,夏普撤訴海信之后,應該與之握手言和,這對夏普或是更好的出路。
推薦閱讀
6月12日消息,日前努比亞發布公告,由于百度網盤近期停止對手機廠商的服務供應,nubia將暫時關停云服務。努比亞公告一出,加之最近樂視云盤宣布停止個人云盤服務,外界一度>>>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daohang/30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