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部分有可能被裁的美團員工,至少可以期望得到體面的補償。所以,如果有能力、有更好的機會的人,主動走不妨是一條瀟灑的道路;如果暫時沒有好的去處,等著被裁領一定補償也不妨是一個現實的選擇。
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后,其效果開始在一個方面開始顯現:一些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員工變得焦慮,擔心公司的裁員將波及到自己。最近兩天,我和億歐網的同事接連收到幾個美團員工的私信:詢問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后,他們是不是該選擇主動離開?另外美團有可能會進行人員優化,是否該干等著主動被裁?
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并讓不少美團人失去了工作的熱情,很多美團人完全理解不了為什么要去和大眾點評合并,后者在他們眼里早已經是敗軍之將。拋開這個認知上的因素,合并帶來的實際利益變動是:不少美團員工的期權有可能會被稀釋。想著美團數量高達10億的股權,絕大多數美團員工稍微做一下算術題就知道自己期權的實際價值,而且具體的上市時間表依然未知。
我接觸到的多數美團員工十分有理想,加入美團時并不看重美團的期權,而是美團的成長速度。評判一家公司的發展狀態,通過看行業里面的人才走向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視角。從2012年開始,從BAT跳槽至美團的員工非常多,尤其是在技術和產品上美團獲得了大量人才。
但從2015年開始,行業的人才紛紛涌入另外一家更加年輕的公司:滴滴。我認識的好幾個之前在美團做運營的員工,他們跳槽滴滴后薪資都幾乎翻了三番。在對理想和現實的選擇中,一般人總歸是要選擇現實。
美團給其員工最大的回報是:美團“剩者為王”的地位和其超快速的發展讓不少美團人離職時身價倍增。從這個層面來說,美團做得相當好,為O2O行業培養了一大批合格的人才。甚至未來,美團系的創業者將有可能成為O2O創業創新的中堅力量。
但美團此前給外界和它內部員工的期望都太高,遇到一些挫折后容易形成反差。美團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融資受挫,而是高估值融資受挫、與大眾點評合并后,員工的自信和心底的榮耀開始受到沖擊。如果美團沒法重塑員工的自信和榮耀時,人才將不可避免地流失。
美團工程師的文化決定了其缺少精神引導,這是其不同于阿里的地方。阿里的強文化加上馬云的感召力能使阿里抵御挫折的能力高于一般公司,美團的普通員工尤其是薪資待遇不高的非技術產品崗員工,他們很難單純靠自覺和自律去度過困難。
當然,美團的困難用不著過于放大,融資應該很快就會敲定。只是對于很多有想法或者本身在美團沒有太多利益(如股權)的員工,他們會知道美團無法再復制2012年到2014年那種所向披靡的狀態,接下來會有一波美團人跳槽或者創業。
如果美團的高管有足夠的胸懷,應該拿出資金去扶持從美團出去的創業員工,為未來的“美團系”埋下伏筆。做線上線下融合的O2O創業或互聯網+的創業,除了阿里B2B背景的人,美團的背景將有望成為金字招牌。
美團接下來進行人員優化不可避免,一方面是為了追求更好的財務報表,另一方面是和大眾點評合并后,一些崗位本身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任何一家公司,正常的優勝劣汰不足為奇。但也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美團迫于投資方的壓力,需要在裁員上更加激進。
如果裁員不可避免,對于部分有可能被裁的美團員工,至少可以期望得到體面的補償。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有能力、有更好的機會的人,主動走不妨是一條瀟灑的道路;如果暫時沒有好的去處,等著被裁領一定補償也不妨是一個現實的選擇。
推薦閱讀
昨天,《北京青年報》報道了“網易郵箱否認數據遭到泄露”一事。昨天下午,烏云平臺出現了一個最新提交的漏洞信息,稱“網易163/126郵箱過億數據泄露(涉>>>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daohang/29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