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要做汽車,小米要做汽車,但他們的目標還只是產品,而要說動靜,京東騰訊和易車的聯合可能是最大的,而這也深深的傷害了另一個宿敵,阿里巴巴。就在3個月后,也就是4月8日,阿里巴巴成立了汽車事業部

互聯網天生是一種工具,其實本質上跟蒸汽機和電沒什么不同,人們生活的工具改變了,自然這生存方式也就改變了,于是便有了互聯網顛覆一切的說法。既然大家都這么捧了,自然互聯網也就順桿爬,四下尋找看什么還沒有被顛覆過,于是找來找去,突然發現汽車這個行業,似乎還是4S店的模式包打天下。于是,樂視要做汽車,小米要做汽車,但他們的目標還只是產品,而要說動靜,京東騰訊和易車的聯合可能是最大的,而這也深深的傷害了另一個宿敵,阿里巴巴。就在3個月后,也就是4月8日,阿里巴巴成立了汽車事業部,號稱通過無線業務場景,向車主提供“看、選、買、用、賣”的全產業鏈汽車電商O2O一站式服務。算是對老對手的強勢回應。
阿里的算盤是,通過自己強大電商供應鏈,以及平臺優勢,從汽車電商出發,進而擴展到整個汽車產業鏈,而且阿里也是有基礎的,去年雙十一期間天貓汽車銷售整車就達5.07萬臺,如果這個數字進一步擴大,那么汽車電商的市場未來不可小覷,要知道2014年全國汽車產銷量達到2350萬輛,而汽車后市場也有2萬億的規模,這么大的風口擺在這,難怪成為阿里騰訊京東三大巨頭的必爭之地。
其實,汽車一直被視為體驗商品,才這么久免于互聯網的毒手,但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它也屬于標準化產品,體驗的只是種類而不是個體,所以只要把體驗跟銷售行為分開,電商銷售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沒有店面成本和銷售人員費用,汽車電商更是可以將價格優勢進行到底。而且一直以來各個4S店存在著嚴格的信息不對稱,價格到底優惠多少,似乎永遠是個謎,而汽車電商的出線,將徹底解決這個痛點,通過互聯網的手段,把體驗、消費、維護、交易等各個環節割裂,形成獨立的個體。再分別加以開發。這樣線下的4S店將在未來,逐漸的被顛覆!甚至能夠想象,4S店也會變成一個個服裝商貿,消費者去那里各種試車,然后免費喝飲料,最后上網買個一樣,但價格便宜好多的。這種悲催的命運,可能很快就要來臨。有人問,如果汽車電商把價格壓低,那么還能不能有利潤?這事誰知道呢?你見過電商賺錢嗎?他們只負責破壞,有投資人出錢也許就行了。
再來看看阿里,作為國內目前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也是最大的電商平臺,任何的電商缺口都是阿里必須爭取的,更何況老對手京東騰訊已經拍馬殺到,阿里怎么能夠缺席,即使不從戰略發展上去考慮,必要的防守也是十分需要的。萬一讓京東騰訊借汽車電商上位,那作為全國第一大電商平臺的阿里情何以堪啊,一個不小心就會造成滿盤皆輸的局面。比如明明柯達最先發明了數碼相機,但誰能想到一個影像世界的帝國,竟然被這么一個細分領域上的小發明徹底打敗。而諾基亞,也最早提出了智能機的概念,卻沒能執著的堅持下去,最后的結局也是巨人倒下。阿里顯然不想成為先烈,坐擁上千億市值,掌握著巨大的現金流,錢對于阿里說,反而是最廉價的東西。所以,用現金去買未來,用現金去防守每一個可能出現的漏洞,這都是阿里和馬云必須要去思考和面對的。
所以綜合來看,汽車電商是個巨大的生意,這個生意能不能成功,目前不確定,也許還會虧很多錢,但在互聯網的世界,特別是巨頭之間的博弈,不作為往往才是最大的風險,如果別人沒動,也許還可以再等一等,如果別人已經下場亮劍,那便沒有了回旋余地。無論刀山火海,阿里也只能跟著闖下去。汽車電商成功了,阿里保留強大的競爭力,如果汽車電商失敗了,至少京東和騰訊的損失也不會比自己小。這才是風險最低的選擇。
推薦閱讀
早在2015年2月,就得到消息說聯想將原有的中國區智能電視事業部撤銷,團隊業務合并至“個人與中小企業事業部”。日前,原聯想中國區智能電視事業部總經理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做汽車 屬于被逼上梁山
地址:http://www.brh9h.cn/a/daohang/20150409/29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