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背受敵
平臺、物流、金融必將成為三人對決的另一個戰場。
在傳統家電領域逆襲成功的張近東愈戰愈勇,電商成為他下一個逆襲的目標。不可否認,在傳統企業中,張近東是動作最快的那個,但在電商企業中,他所要面臨的挑戰不小。他首先遭遇的便是電商平臺的霸主馬云和他的阿里系。
作為中國電子商務元老級的阿里巴巴已成為中國電商界最大的流量入口,而其最大的殺傷力就在于極具破壞力的開放性。
龐大的阿里系已經形成一條難以復制的商業生態鏈:天貓的品牌效應、淘寶的包羅萬象、支付寶和小額貸款的金融架構等,這背后蘊藏著中國互聯網最具商業價值的大數據,依靠這張龐大的數據流和現金流織成的網絡,馬云成為中國成千上萬個商家的衣食父母。
而更直觀的理解可以從幾組數據看出:從市場份額上看,天貓與淘寶聯合突破萬億成交額,而2012年非阿里系網上零售總和僅為0.3萬億。單是2012年第四季度,淘寶日均獨立的訪問人次就達到1.2億,相當于六七個上海市的人口總量。另外,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2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國B2C網絡零售市場(包括平臺式與自主銷售式)上,天貓商城以52.1%的份額排名第一,京東商城以22.3%的份額位列第二,位于第三的蘇寧易購僅占3.6%。
易購雖小,但張近東的“云商”卻劍指電商、物流和金融,而這直接挑戰了馬云的平臺和金融,還有劉強東的物流。兩人也毫不示弱,馬云已表示要投入1000億元建設物流體系,劉強東也大力發展POP平臺和金融。
平臺、物流、金融必將成為三人對決的另一個戰場。
根據蘇寧發布的2012年財報顯示:2012年蘇寧電器實現營業收入983億元,其中線上業務銷售收入僅為152.16億元,而相比之下,京東商城的交易額卻達到了600億元。但在張近東眼中,劉強東只不過是個小孩。
2013年2月,京東再次融資7億美元,“彈藥再次充足”的劉強東透露,"未來我們所有的業務都要平臺化,陸續開放WEB、物流、信息系統,同時布局金融平臺業務,所有業務都將向社會開放。商業之爭必然是平臺之爭,其背后是價值之戰。
“像阿里系這樣的平臺,經營成本比較低,它只是提供一個開放式平臺,收取傭金,這樣的運營成本低,又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平臺模式,目前來說是被驗證能夠有效盈利的一個方法。這種方法也在被京東、蘇寧、國美效仿!辟Y深產業經濟觀察家、家電/IT行業分析師梁振鵬這樣告訴理財周報記者。
其實,早在2010年劉強東就開始籌備POP開放平臺業務,數據顯示:2012年京東POP開發平臺銷售約120億,按照平均5%傭金估算,2012年創收5.1億,成為京東的造血庫。劉強東表示京東商城的目標并非是短期實現盈利,而是未來打造成一個電商平臺。
利潤堪憂
劉強東只是亞馬遜的忠實學徒,但張近東卻要將蘇寧打造成為“沃爾瑪+亞馬遜”。
已過50歲的張近東變革的勇氣可嘉,但如果真正實現“云商”的設想,張近東不得不大量補課,課程包括百貨、電商、云服務、金融學、物流、餐飲、營銷、IT等等。而在這個過程中,張近東是否會偏離零售“降低成本”的本質則不得而知。在用人方面一直有“潔癖”的張近東一向是從內部培養、提拔人才,他是否有足夠的團隊和資本以及時間來參與這塊以一敵百的較量,也充滿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但可以確定的是,蘇寧未來的利潤增長堪憂。
蘇寧目前的業務結構包括線下1705家門店、商業地產和電子商務(蘇寧易購)三大塊。其中,傳統零售百貨的萎縮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根據最新公布的蘇寧2012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新開連鎖店163家,置換/關閉連鎖店182家;可比店面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2.38%。主動關閉100家門店,這在蘇寧多年的發展中,還是第一次。
但蘇寧最新的戰略是大力發展二三線城市店面,張近東是不會放棄線下門店的,因為這一塊與蘇寧的商業地產相連,店面和租金是其收入的一部分。雖然蘇寧置業目前在全國多處都有大型商業地產項目,但仍處在拿地擴張階段,難有資金支援電商業務。而電子商務這一塊正處于大量燒錢的階段,僅物流倉儲系統的建設,按照張近東的規劃,就需要投入至少200億元的資金。
劉強東只是亞馬遜的忠實學徒,但張近東卻要將蘇寧打造成為“沃爾瑪+亞馬遜”。不過,僅從亞馬遜和京東的發展歷程來看,張近東想要完成“亞馬遜”的部分就要耗費巨資和不少時間。因為亞馬遜燒錢8年后才實現盈利,而京東成立近9年燒錢幾百億仍處于虧損狀態。
但有意思的是,蘇寧的門店、商業地產和電子商務實質上是非常矛盾的。商業地產的繁榮是需要人氣的,而電商卻是傳統商店的一個主要競爭者,兩者之間的關系是此消彼長。而張近東也在打造線下展示概念店,意在打造“線上購物,線下服務”的完美“融合”,但支付雙份成本,卻只完成一份銷售的模式也許無異于自殺。
三個業務盈利前景堪憂,而蘇寧的資金鏈也并不寬裕,去年張近東流血定增引發了不少投資者擔憂,股價一年間更是跌近30%。
“蘇寧現在大力發展電商,這不可避免地會使蘇寧整個利潤在一定范圍內受到影響。但電商的投入有助于蘇寧做大規模,其實是有助于蘇寧降低單件產品的運營成本的。未來是否會虧損很多年,從目前來說,還不一定! 梁振鵬這樣對理財周報記者說。
而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分析師莫岱青認為線下基礎較好的蘇寧在線上應該不久會盈利。
張近東的這場煙霧彈,讓投資者、競爭對手云里霧里,蘇寧究竟能否成功轉型,尚需時間的檢驗。
推薦閱讀
5.7億美元的利潤“蒸發”,或許暗示著阿里巴巴集團(下稱“阿里”)有意延緩上市。 據雅虎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供的報告,阿里2012年前三季度營收30.61億美元,全年營收有望超過百度。不過,2012年三季度,阿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張近東和他的敵人們
地址:http://www.brh9h.cn/a/b2b/20130304/26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