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CEO的消息,如一枚重磅炸彈,突然引爆IT圈。
一切來得突然。
當外界還沉浸在阿里拆分成25個事業部的熱論中時,馬云于1月15日突然群發郵件告訴員工,宣布于2013年5月10日起不再擔任阿里巴巴集團CEO一職,僅保留董事局主席身份。
卸任宣言發布前,這位“躊躇滿志”的CEO,正領著阿里閃耀前行—阿里剛從雅虎成功“贖身”、去年阿里電商平臺交易額過萬億,去年光棍節淘寶、天貓僅一天的促銷額就接近200億。
有人認為,經過阿里B2B反腐、淘寶中小賣家“暴動”和支付寶VIE事件后,創業十幾年的馬云感覺“疲憊”了。也有人認為,阿里從原來的“七劍”調整分拆為25個事業部,就是為了給新任CEO鋪好路、掃清障礙。
更多的人則在猜想,到底誰會繼承馬云的“衣缽”,成為這家“巨無霸”的掌門人。
但更多的人相信,被視為中國互聯網界和阿里標志的馬云,不會真正“退休”,他依然會是阿里這艘大船的唯一“主舵手”。外界環境也不允許他“退休”,阿里已經成為比肩亞馬遜的萬億級公司,大企業病也許不可避免,而“周遭”的競爭環境也越發惡劣—未來互聯網上的京東商城和傳統渠道的蘇寧、國美都力求在電商格局占據一席要地。
馬云的使命遠未結束。眼下,阿里急需用好的表現換來理想的估值,去完成上市計劃。外界分析,阿里一系列的調整,可能意味著集團將很快進行首次公開招股。
分拆擬解大集團束縛
“今年,阿里絕大多數生于60年代的領導者,將會退出管理角色,我們將把領導重任交給70、80年代的同事們。所以我提前數月宣布離任CEO,鼓勵年輕同事站出來擔當,大家不用擔心,我們有信心在5月10日宣布新任CEO。”馬云在給員工的信中如此說道。
此舉看似突然,其實早有征兆。在2012年12月31日,阿里首席人力官彭蕾在發給全體阿里人的一封郵件里說,2013年我們會面臨更大的業務生態調整和轉型突破,以及組織文化升級調整。
更早之前,在去年6月的一次媒體溝通會上,阿里參謀長曾鳴曾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阿里思考的問題,不僅僅是馬云之后誰接班的問題,而是后馬云時代,整個集團一定要有個新管理模式。
“我有個很極端的判斷,可能未來公司是不存在的,CEO是不存在的,但組織存在。”曾鳴說,過去一年他在公司講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協同,而不是協調,這其中的差別是,協同是一群人用網絡化方法,自組織朝一個共同目標努力,而不是由上而下的指令,這是未來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我們不指望未來馬云接班人會是另外一個天才型的選手,我們更多是通過一種創新組織方式,把CEO決策失誤風險降到最低。”曾鳴說。
如此看來,馬云卸任CEO可能早就經過了長時間的考慮和安排。就在馬云發布卸任郵件的之前幾天,阿里宣布對集團現有業務架構和組織將進行相應調整,把之前的“七劍”(淘寶、一淘、天貓、聚劃算、阿里國際業務、阿里小企業業務和阿里云)拆分為25個事業部,并將原有業務決策和執行體系進行了調整,新體系由戰略決策委員會(由董事局負責)和戰略管理執行委員會(由CEO負責)構成。
“百度、騰訊和阿里普遍面臨的問題就在于,怎么在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下保持活力,所以去年騰訊的組織架構調整、李彥宏 去小資化 ,以及阿里從7大事業群調整為25個事業部,都是在尋找一種方式,來解脫大集團的束縛。”易觀國際分析師李智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25個事業部對外各自獨立,野蠻生長的特性會更為突出,比如航旅事業部獨立,對于攜程、去哪兒等而言,無疑更具威脅。
“同時,各種事業部各自卡位,在增強靈活性的基礎上,將各個業務降低到最小單元,反而降低了資源和權力集中到事業群的可能性,提升了最高級別的控制權。”在李智看來,馬云對阿里的控制權似乎有增無減。
拉高估值或急迫赴港上市
大事扎堆。
就在阿里變局不斷的情況下,彭博社報道稱,阿里今年將在香港實施IPO,擬融資30億美元至40億美元,已聘請瑞士信貸和高盛集團來推進IPO事宜。阿里對此不置可否,從未對上市傳言發表任何評論。
但正如馬云所說,阿里上市只是時間問題。“阿里B2B在私有化之后的下一個重要步驟就是重新上市。此次業務的分拆和重新組合無非是為未來上市做準備。”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對記者說道。
陳壽認為,阿里重組后,打包的業務都是電商屬性的業務,圍繞著B2C、C2C、B2B及網絡廣告、數據和云計算等電商各環節。這樣的架構對于未來阿里在注重商貿的香港市場重新上市,無疑是相當重要的。
“憑借這樣的架構,阿里未來極有可能成為港股市場最大的一個IPO。”陳壽預測說。
而在博客中國創始人方興東看來,阿里上市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對記者表示,阿里盡快上市,可解決從雅虎“贖身”所帶來的歷史遺留問題,比如巨大債務帶來的高額利息等。另外,目前是阿里成長性最好的時候,不管是去年銷售額過萬億,還是光棍節促銷,都給投資人帶來了很大的想象空間,今年上市無疑是最好的時機,而到了明年甚至后年,C2C淘寶網的增長會步入放緩的階段。
根據去年雅虎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阿里營收10.7億美元,同比增長70.63%,凈利潤達2.92億美元,同比增長113.42%。
另一個導致阿里上市具有緊迫性的原因是:此前,阿里以63億美元現金及價值8億美元的阿里優先股,回購雅虎手中持有阿里股份的50%,根據雙方協議,阿里需要在2015年前啟動IPO,否則該公司未來上市時將無權買回另外半數雅虎所持有的股份。
“未來兩年對阿里來說非常關鍵,不但要建成阿里的電商生態系統,還要拉高估值,在沖擊IPO時,勢頭壓過京東,還要時刻提防對手的逆襲。”互聯網評論人士葛甲向記者分析指出,打壓已經起勢的競爭對手,也是阿里要加快IPO進程的原因。
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甘劍平則對記者表示,目前阿里要做的,就是不斷和各方面投資人溝通,讓阿里的利益和估值最大化。
“阿里更傾向于在香港上市,這樣就更接近本土市場和投資者。而阿里更傾向于集團整體上市,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和雅虎、日本軟銀之間的股權糾紛。整體上市后,大家都變成普通股東了,沒有優先股也沒有優先投票權,阿里控制權問題便可迎刃而解。”甘劍平分析稱。
推薦閱讀
“天貓可能取消‘雙十一’促銷活動,實際上阿里巴巴集團內部已經就這個問題討論了很長時間。”有接近阿里巴巴的消息人士告訴我。盡管去年阿里公關曾將類似消息斥為“無稽之談”(2012年雙十一后有多名資深“淘寶小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馬云“退而不隱” 阿里上市臨門
地址:http://www.brh9h.cn/a/b2b/20130125/257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