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光是網上購物日漸流行,連收藏品交易也在網上逐漸走俏。面對虛擬的交易平臺,專家指出,網購藏品要小心貓膩,切勿急于掏錢。
現象 網上盛行交易藏品
記者登錄一家錢幣網站看到,藏品價格從百元到萬元不等。每件藏品都附有一定的信息,如圖片、時代、材質、價格、幣種等。藏友只要看中就可以在線購買,甚至也可以選擇網銀支付或貨到付款。
業內人士保守估計,目前國內提供收藏品在線交易的網站有近千家,主要是通過網上拍賣和網上信息拍賣兩種運營方式。“網上買賣,雖然可以節省時間和成本,跨越地區,但藏品的真假就不好說了。”從事人民幣收藏的曾先生說,畢竟網絡不像在攤位上,可以看到實物,可以直觀感受。
藏友 網購布票竟是復印件
今年55歲的夏先生,上個月從一家網站看到一種十分少見的布票。“那是浙江的一枚50市尺的布票,只有拇指頭那么大,長約1.5厘米,寬約1厘米,我花了600元,寄到我手里的卻是一個復印件,這才發現上當受騙了。”夏先生后悔不已,原以為“撿漏”的他,現在卻只拿到了一片廢紙。
和夏先生一樣,選擇網上交易收藏品的藏友不在少數。幾位藏友直言,買到過假貨。至于網購藏品的種類,也不亞于實體店。收藏人士介紹,網購書畫、錢幣等藏品所占比例較大,其次是票證、郵品。
專家 貨比三家勿急于掏錢
藏友林先生經常瀏覽各種收藏網站,看到網上對藏品天花亂墜的介紹,他就難免會心動不已,“價格不高,東西又好,忍不住想買。”對此,武漢收藏家協會秘書長萬健表示,賣家往往利用藏友急于購買的心理,故意夸大其詞,網上價格相對較低的孤品和精品不太現實,藏友應三思而行。
萬健提醒,在網絡給人們帶來便捷和高效服務的同時,要提高警惕,以免吃虧上當,得不償失。他說,藏友網購時存在較大風險,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跟賣家在交流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多加思考,還要貨比三家,謹慎購買,不要急于掏錢。此外,即使自己不幸買到次品和假貨,也不要繼續倒賣,防止擾亂收藏品市場秩序。
推薦閱讀
網易涉足電商導購市場 推出獨立網站惠惠網 9月6日消息,網易今日正式將原網易返現更名為惠惠網,并啟用新域名,惠惠網功能包括搜搜比價、返現及導購文章等。 據官方介紹,惠惠網是網易旗下綜合性購物網站,是為消費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購收藏品 貨比三家莫急掏錢
地址:http://www.brh9h.cn/a/b2b/20120907/83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