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日前在官網發布《網絡發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國家將推廣使用網絡發票管理系統開具發票,并力爭在3年內將網絡發票推廣至全國。繼年初在20多個城市開展網絡(電子)發票應用試點后,這一意見稿的出臺將網商繳稅進一步提上日程,牽動無數中小網商的神經。據了解,濟南雖不在首批試點城市之列,但根據國家推廣計劃,三年內濟南網店或將全部開具電子發票。
網購發票管理仍是“盲區”
網絡發票的推廣,意味著未來在網購時消費者可以通過登錄相關的網絡發票管理系統來獲取發票,但目前網購發票管理仍是“盲區”。記者在淘寶網上咨詢多家化妝品、服飾、數碼產品等網店,絕大多數網店表示不能提供發票。部分店主表示,網店內的商品標注價都是稅前價,開發票的話需加收4%至5%的稅費。還有市民發帖稱,網購商品獲得的發票,票面額度“縮水”了。
近年來“過山車”式發展的網上團購也成為不開發票的“重災區”。據了解,我市參加團購的企業已達數百家之多,涉及餐飲、旅游、服裝、美容等20多個行業,但鮮見有主動提供發票的。
成本轉嫁在所難免
資料顯示,2011年中國網民在線購物交易額達到7849.3億元,但網絡商鋪大多沒有實體店,很多無法提供發票。開具發票對于大的B2C企業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目前京東商城、當當網等B2C電商均默認每單全部開具發票,此項費用支出每年大概需繳納過億元稅費。這樣大筆的支出,只有資金背景雄厚,經營規模大、利潤率高,管理相對規范的網上商城能夠承受。
記者采訪的不少網絡賣家表示,開出網絡發票之后,經營成本會隨之增加。屆時,如果有資金雄厚的店家打價格戰的話,小賣家很可能就會“倒下”。網購族們則憂慮網絡發票所增加的稅收可能會轉嫁到商品價格中,買家或成為最終的“埋單者”。對此,山東財經大學教授潘明星認為,短期內網絡發票確實會給網商帶來一定影響,但整個市場要發展就必須進行規范。目前網商在價格上存在較大優勢,因為其跳過了很多中間環節,如稅收、店面等支出,推廣網絡發票實際上就是為了規范網上交易稅收管理,平衡稅負,網商以不含稅的價格與實體店競爭,本來就是不合理的。
月銷2萬以下不繳增值稅
在電子商務比較發達的國家,網上開店基本都要征稅,日、英、美、澳等國家還通過相關法律法規對電子商務征稅進行了界定。在我國,網絡交易稅收征管一直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可以說是稅收管理領域的一大空白。潘明星分析,目前稅務機關主要通過“以票控稅”來達到加強稅收征管的目的,發票是網絡交易稅收管理的重要工具,推廣網絡發票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目前很多中小網店并沒有注冊,也沒有提供發票的資質,因此他們并不能給消費者開具發票。而解決中小規模網店為消費者提供網絡發票資質的問題,就需要讓這些網店進行工商注冊和稅務登記。自2011年11月起,濟南將增值稅起征點提至國家最高限,即銷售貨物、應稅勞務的,起征點為月銷售額2萬元。這意味著,小賣家只要月銷售額不到2萬元,并不需要繳納增值稅。
推薦閱讀
速途網上海訊 如今的七夕情人節早已不再有“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惆悵,情人節注重的是互贈情物的欣喜與感動,一款合適的禮物更能凸顯愛人之間的親密與愛憐。喜歡就大聲說出來,七夕情人節期間,熱客重磅推出甜>>>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b2b/20120821/8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