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5日上午,酷熱難耐,中國三大家電電商巨頭如期進行價格鏖戰。各自放出狠話,“全副武裝”準備把對方“往死里打”。這樣大張旗鼓的炒作可能有三個目的:一是賺吆喝,反正降不降價自己說了算,大家先賺眼球;二是通過低價傾銷,把競爭對手排擠出局,形成壟斷優勢;三是通過惡性競爭,并與資本市場聯動,實現惡意收購。在筆者看來,這三種目的大家可能都兼而有之。但具體做法實際上也都逾越了法律底線。
首先,在整個行業陷入低谷的時刻,競爭對手間很可能在上演一出周瑜打黃蓋的好戲。看戲的人看得入神,但腰包里的銀子也不知不覺流出去了。低價會刺激消費者喜新厭舊的本能,對其實 “正當壯年”的家電動了 “殺機”。但其實,低價也許不過是個幌子。已經有消費者在登錄網站比價后驚呼,有些商品價格不降反升,甚至先漲價后打折。如果真有其事,那三巨頭將直接違反《價格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即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并對消費者進行價格欺詐。買了高價商品的消費者應該積極維權。
其次,三大行業巨頭之間互掐,一定會違反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一條的規定,該條禁止商家為了排擠對手而低于成本價進行傾銷。京東當家人劉強東的如果“蘇寧是一元,京東就是0元”的豪言更是對法律赤裸裸的挑戰,價格戰的目的是為了殺死對手,然后賺消費者的錢。前期的虧損最終還是需要消費者買單。雙方互相表示商品必然低于對方10%的價格約定涉嫌違反 《反壟斷法》第十三條的規定,該條禁止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壟斷價格協議,比如就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達成協議。
最后,網上傳言京東之所以在此時打響這場價格大戰,是因為蘇寧的主要股東向信托公司質押股票,一旦股價低于4元,會觸動增加抵押物的條款,也就意味著最終可能導致蘇寧被其低價收購。價格大戰打響前夕,蘇寧電器股價已經下跌,昨天雖然尾盤拉升,但價格戰如果持續下去,顯然不利于蘇寧贏利。如果股價繼續下跌,完全有可能被惡意收購。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根據《反壟斷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經營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應當作出禁止經營者集中的決定。也就是說,如果蘇寧在價格戰之后被惡意收購,導致壟斷局面形成,政府方面最終應該出面阻止,不批準這種通過違法手段形成的經營者集中行為。
中國商場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愈演愈烈,很多行為都涉嫌違法,短期來看互相殺價似乎有利于消費者,但長期來看則未必健康。《反壟斷法》立法四年來,基本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希望2012年8月15日這一場作秀意義大過實際的價格戰,會讓這利劍出鞘。
推薦閱讀
DoNews 8月16日消息 “你敢1元,我就零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律師:電商價格大戰涉嫌多重違法
地址:http://www.brh9h.cn/a/b2b/20120817/81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