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提供售前售后的保障、線上和線下業務的協同,寺庫試圖解決二手奢侈品做不大的行業難題。
2008年,寺庫創始人李日學準備做二手奢侈品業務,但他周圍幾乎沒有人看好這個生意。二手奢侈品通常通過典當行或者那些零散的二手奢侈品寄賣店進行交易,但這從來不是一個可以做大的生意。
典當行的主營業務是放貸,是融資服務而不是商品交易,它更像是一家金融機構。而二手奢侈品店雖然直接面向消費市場,但由于在奢侈品鑒定和售后保養方面的不足或缺失,加上內地消費市場相對于香港和日本本身較為分散,所以很難做大。
寺庫通過建立鑒定評估技術中心和養護中心,很好地解決了前期鑒定和后期養護的問題。同時通過線上商城 線下體驗店的模式,將分散的消費者很好地組織了起來。據李日學提供的數據,去年寺庫銷售收入2億多元(公司從中獲得10%左右抽成),近幾年平均每年保持著幾倍的增長。注冊會員50余萬人,活躍用戶(3個月內完成一次寄賣、購買或者保養)2萬余人。
今年5月,寺庫宣布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第二輪融資。除了美國IDG資本,參與此輪融資的還有VentechCapital(銀泰資本)、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BAI)及森合投資(CreholChina)。
在寺庫之前,李日學做了許多年的傳統貿易生意,身邊聚集了一批消費能力不錯的朋友,在1990年代末就常有朋友春節帶家人出國購物。到了2007年的時候,李日學發現在朋友的聚會中,類似“上次花幾萬塊買的東西用起來真不合適”、“朋友送的東西沒法用,又不好再轉送別人,不知道怎么辦”這樣的感慨開始多了起來,這讓李日學萌生了做二手商品寄賣的念頭。
在當時,根據中國舊貨業協會的統計,國內每天的閑置物品總額超過5萬億元,其中禮品市場造成的大量閑置物品總值就超過5000億元,而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李日學判斷,國內二手商品交易的巨大存量市場已經形成,并將隨著中國消費者消費能力的增強及消費層級的提升而快速發展壯大。
2008年7月,寺庫項目正式啟動,網上商城上線。10月,寺庫寄賣的首家線下體驗店在濟南海蔚開業。剛開始的那段時間里,寺庫并未將品類聚焦在奢侈品上。只要是用戶的二手閑置商品,都可以在網上或者體驗店中寄賣。當時店鋪里的寄賣品從兒童玩具、冰箱、電視、天然翡翠手鐲到名貴的服飾、L V箱包應有盡有。“就像一個雜貨鋪”。
李日學很快發現了其中的問題,一方面兒童玩具、二手家電等生活物件的寄售價值太低,另一方面過于豐富的寄售品種在流通和品類管理方面也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2009年下半年,團隊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應該專注于高端奢侈品寄賣。2009年7月寺庫租下北京建外SOHO100多平方米的店鋪時,已經徹底告別“雜貨鋪”,成為一家專門經營二手奢侈品寄賣的公司。
奢侈品市場的誘惑力無疑是巨大的。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今年5月發布的《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調查報告》預測,未來10年到15年,全球奢侈品市場40%,近200億歐元的增長將來自中國內地市場。行業里一般認為二手奢侈品是一手交易的市場規模的5%至10%。
如何吸引第一批顧客,是擺在李日學面前的第一道難題。剛開始在北京開店的時候,李日學并沒有進行過多的宣傳,而是通過朋友和熟人的介紹,嘗試性地找顧客過來寄賣。而對于大多數顧客來說,第一次的寄賣體驗將很大程度上決定是否繼續來這里寄賣,這也就是李日學最下功夫的地方。
在寄賣的過程當中,第一步便是對寄賣商品真偽和成色的鑒定,這同時也是寄賣過程中最重要一環。
早在2008年9月,寺庫的第一家線下體驗店開業前一個月,寺庫公司三名創始人就獲得了國家鑒定估價師的資質。在第一家體驗店開業的同時,設立了“寺庫奢侈品鑒定評估技術中心”。“鑒定真偽”和“評估價格”是鑒定評估技術中心兩項重要職責。“如果你能向顧客提供‘貨真’、‘價實’的東西,無論是對于寄賣者還是消費者都是具有吸引力的。”李日學說。
要快速取得消費者的信任,一個可行的方法是找到這個行業里最優秀的人,組建成一支專業團隊。“我們這里許多鑒定師的從業經驗都在十年以上,他們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展現出的自信可以給消費者帶來安全感。”鑒定評估技術中心不僅需要對每一件寄賣品做出細致地鑒定,同時將這些鑒定的步驟規范化和流程化,這樣也就保證了在寄賣規模不斷擴大,種類增加的情況下保證鑒定的質量和效率。
除了鑒定,另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定價”。對于商品的定價,寺庫有一套完整的數據庫系統。在寺庫寄賣的商品,按照國際通行的奢侈品分類標準,使用程度從新到舊被分為N、S、A、AB、B五個成色等級,N級是全新品,而B級使用和磨損的程度最大。
初次寄賣的顧客,對于如何定價幾乎是一無所知,鑒定中心的定價師會耐心地跟顧客講解,從奢侈品的成色分級,到品牌款式的市場定價,再到類似寄賣品的一般銷售周期,將各種信息傳達給寄賣者,而把最終的定價權交給了顧客本人,只起到一個參謀的角色。往往在幾次交流下來,顧客和定價師會變得熟悉,甚至成為朋友,還會就奢侈品進行其他更深入的交流。
做好了“鑒定”和“定價”,顧客在寺庫的寄賣體驗得到保證,開始擁有了一小批活躍用戶,這些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寺庫寄賣或者淘寶,同時通過這些用戶建立起來的口碑,又幫助寺庫吸引了更多的用戶。但是僅僅依靠口碑的傳播所積累的用戶量,還不足以獲得所需要的貨源,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品類的豐富程度上。這就影響了商品的更新和周轉的速度,長此以往也會影響到顧客的購物體驗。
IDG一筆千萬美元的融資使得寺庫有機會進一步擴大生意規模。利用這筆融資,李日學開出了全國第一家進行二手奢侈品寄賣和交流的會所“庫會所”。
這家庫會選址在北京的奢侈地標金寶街,這里匯集了大量的世界頂尖品牌,豪華酒店、頂級會所、高檔購物中心、甲級寫字樓,以及酒店式公寓。選擇這樣一個地方,寺庫試圖給消費者傳遞一種高端、純粹的奢侈品文化和生活方式。
這家庫會所很好地體現了李日學所說的“把事情做好做專”想法。庫會所數千平方米的空間,集奢侈品展示、交易、鑒定、保養于一體。有會員區和多個可以供VIP會員使用的豪華包房,配有專門的鑒定服務柜臺,擁有來自鑒定評估技術中心的多位專業人員向前來寄賣的顧客提供咨詢服務。同時還擁有一個奢侈品養護中心,即使你不是來寄賣或者購買商品,也可以來這里進行奢侈品的維護保養。
推薦閱讀
6月11日,樂蜂網今日披露了化妝品電商行業成本構成數據,并稱電商銷售化妝品正品的價格下限是接近的,約為專柜價格的七折左右。 樂蜂網副總裁辛益華稱,實際現在多數電商都沒有凈利潤,為了做規模,銷售一般都采用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寺庫:二手奢侈品的大生意
地址:http://www.brh9h.cn/a/b2b/20120612/67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