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是因為信任大賣場,覺得他們線下這么多門店的物流配送都忙得過來,網上商城應該也不在話下,哪知道會承諾不算數!”今天上午,消費者劉先生來電投訴:在麥德龍網上商城買米,“吃了回空心湯圓”——承諾48小時內到貨,可過了都快480小時了,總共5件貨的一單“網購”,現在連1件都未見蹤影!
五六月間,網上電商大戰硝煙四起,天貓電器城斥資5億元消費補貼,京東讓利5億元,蘇寧易購和國美網上商城分別拋出20億元促銷資源……但是,和電商價格戰打得正歡相比,物流速度卻低于網購族的預期。
案例回顧
3名客服3種說法
因為家里臨近“斷糧”,一心想著盡快“備荒”的劉先生,于5月21日在新“開張”的麥德龍網上商城上買了一袋泰國香米,附帶著又把液體蚊香等一干日用品放進了購物車。眼看著訂單狀態顯示為“已發貨”,但夫妻輪流在家等貨卻遲遲不來。早已完成網上付款的劉先生,不得不出門去實體店背米。
期間,劉先生曾先后問詢過一位在線客服及兩位電話客服,結果在線客服小姐說:“抱歉由于近階段爆倉,訂單確實來不及送,得再等”;而電話客服A小姐說:“由于這張訂單里有件商品沒貨了,所以還得等備貨”;但電話客服B小姐卻又表示,倉庫已經備齊貨,問題出在快遞公司,她們再催催。但截至今天上午,客服小姐所謂的“催單”仍未發生作用。
個中實情
快遞員“累散架”了
實際上,像劉先生這樣感到自己被“放了鴿子”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在新浪微博上,關于麥德龍網上商城送貨慢、漏單、壞單等的抱怨不一而足。網購貨品20天都不能“落地”,是快遞員的錯嗎?
“以前都是小件,摩托車一次能裝十幾個;現在都是大單子,一單就有好幾小件!”一位申通的快遞員向記者抱怨,由于最近的單筆訂單明顯“塊頭”變大,他們每天不得不多跑好幾趟,這兩個月都要“累散架”了。
記者觀察
物流矛盾待解決
業內人士指出,讓快遞“叫苦連天”的正是目前正熱的電商價格戰。一方面,網購的暑假消費旺季將到,另一方面,各大電商想要年中財報更好看,據統計,整個暑期大概將會有十幾億元的補貼投入到價格戰當中。
統計顯示:進入5月份以來,連續10個工作日,快遞業務量每天超過1500萬單,基本達到去年旺季高峰水平;同時,投訴量也有繼續上升的趨勢。
當前,70%以上的網絡零售需要由快遞來完成,網絡快遞已經占到全部快遞業務量的一半以上。電子商業協會有關負責人指出:“電商這一巨大增量將給快遞業帶來更大市場,但快遞行業服務能力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矛盾也會更加凸顯。”
為了搶占和管住這“最后一公里”,國內最大的B2C平臺天貓就聯手EMS、順豐、申通、韻達等9家國內一線快遞企業,開通了超過5000多條城市間線路的“次日達”與“限時達”服務,未來還將陸續開通晚間配送、預約時間等靈活性送貨服務。
推薦閱讀
6月11日消息,國內鞋服類B2C網站優購網上鞋城近日對特價秒殺頻道進行改版,啟用全新的邀請制度,將通過郵件、微博發布邀請碼,只有拿到邀請碼的用戶才能進入專場搶購。傳統的郵件營銷再次得到深度挖掘。 據了解,優購>>>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b2b/20120612/67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