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這塊業務,我們5年內會超過阿里巴巴,甚至可能不需要5年。”
說這話時,林翰看起來很平靜。他是上海通路快建外包有限公司(下稱“通路快建”)的總裁。
1999年,阿里巴巴在杭州成立,2010年,阿里巴巴(HK:1688)全年營收達到55.576億元。
10年后的2009年3月,通路快建正式成立,試圖打造一站式招商外包服務平臺。
在上海黃家闕路65號的惠德大廈,通路快建多達5個樓層的辦公室內座無虛席。兩年多來,其員工規模從最初不到20人增至目前的600多人,現在仍然是“每天都在招人”。
按照林翰的說法,通路快建“真正成熟還需要3年時間”,那時候,公司將實現“過百億銷售”,員工規模在5000人左右。
“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打通了,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林翰說。
百億銷售靠什么實現?林翰的信心來自哪里?
按效果收費的招商外包
貓人集團董事長游林曾公開表示,貓人將在擁有7000家門店、30億元銷售規模、3億元利潤時上市。
于是,渠道擴張也成為貓人的迫切需求。貓人集團品牌總監顧恒宇稱,和其它企業一樣,貓人有自己的招商部門,但由于資源局限等原因,招商的成本比較高。另外,效率也比較低,“時間成本是企業最不能承受的”。
經朋友介紹,2011年4月,貓人與通路快建做了初步溝通,5月初即達成了招商外包合作。
早在2009年,中國茶葉第一股龍潤茶(HK:2898)推出一個新的項目——龍潤茶速配,并希望借助一種創新的模式做市場推廣。2010年8月起,他們也與通路快建正式開始招商外包合作。
之所以愿意嘗試通路快建的外包服務,無論是貓人的顧恒宇,還是龍潤的副總裁肖榮緒都表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通路快建按效果收費的模式,“對企業客戶而言,風險是可控的。”
的確,林翰將中常用的營銷方式CPS(按效果收費)引入到通路快建的商業模式中,招商前期的推廣費、呼叫中心溝通費、招商團隊的人力成本等全由通路快建承擔,企業客戶只需按效果支付一次性傭金。
這也是通路快建創新的地方。早前,市場上已有28商機網、商界等招商信息發布平臺,但他們更多的是扮演媒體角色,向項目方收取廣告費。
在林翰看來,按招商效果收費,正中項目方下懷。“即使一個很有資源的企業,要把廣袤的中國市場全部覆蓋,需要15年的時間”,營銷咨詢出身的林翰發現,傳統的招商方式通常就是開展會、投廣告等,但大量資金投入后,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通路快建按效果收費,一旦效果不好,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林翰將通路快建定位于“互聯網公司”,他試圖通過這個平臺,聚合上游的企業客戶,和下游的投資者,并推動他們實現“速配”。
具體而言,與某個客戶簽約之后,通路快建會配備專門的團隊,提供創新商業模式策劃、店鋪SI設計等招商前期咨詢、招商策略包裝方案制作等招商執行工作。
兩年來,通路快建打造了“五位一體”的媒體資源,互聯網媒體中,不僅購買了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大量的招商媒體資源,還有生意街、招商易、78.cn等招商信息發布平臺,另外還通過電視節目、DM雜志、線下門店和數據庫,向投資者投遞招商信息。
招商信息發布之后,通路快建的團隊負責從與投資者溝通到參觀工廠、安排投資者與項目方會面、簽約等所有環節。
按效果收費,林翰的底氣一定程度上來自“巨大的需求”。“中國所有企業都需要銷售通路,這個需求是巨大的”,林翰認為,而目前中國有3600多萬家體工商戶,從業人員有7300多萬,“他們的投資需求也是巨大的”。
其副總裁葉向陽稱,現在平均每個月都有1000多家企業客戶上門洽談,已經簽約的企業達150多家,而2009年還只是個位數。
至今年8月,肖榮緒稱,一年時間內,通路快建已經幫助龍潤與近200家代理商、加盟商成功簽約。顧恒宇也表示,就目前來看,在相同時間內,外包比自己招商,在數量上“至少超過20%-30%”。
從單一簽約客戶的成本看,顧恒宇預計,“總體而言,成本肯定比自己做要低一些”。不過,龍潤計算下來的結果是“差別不太大”。
不過,也有知名服裝品牌對招商外包持“謹慎”態度,并表示,“萬一招不到,試錯的時間成本比較高”。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b2b/20120211/29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