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說話一貫凌厲、尖銳。2015年11月6日,她在“2015中國管理·全球論壇暨金蝶用戶大會”上發表了自己對傳統產業、互聯網+及智能手機的觀點。在她看來,制造業和實體經濟是老虎,互聯網是翅膀,要想如虎添翼,實體制造業必須夯實,因此,她認為馬云在中國能有但不能多,董明珠是越多越好。
沒有我們這樣的老虎,“互聯網+”算什么
董明珠:在互聯網的時代,很多傳統企業都有互聯網焦慮癥,但是我覺得很奇怪,為什么要焦慮?有人認為格力是傳統產業,和互聯網之間能有什么關系?正如龍永圖部長所說,“互聯網+就是如虎添翼。”我們首先要打造千千萬萬個強壯的“老虎”,即我們中國的實體企業和制造業。沒有這個基礎,互聯網也不會發揮大的作用,只有老虎強壯了以后,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中國才可以變得更強大。沒有我們這樣的老虎,互聯網+算什么。所以我們要首先認清我們自己。在互聯網+中,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它改變了我們工作模式,改善了我們工作環境,同時也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
當然,互聯網時代是一個新時代,如果落后于這個時代,我們就要挨打,就要被淘汰。但是如何不落后,是不是我們每個人都進入到互聯網里面去,我們就能成為一個時代的楷模呢?不是。我們應該反回來檢討我們的產品,作為制造業,我們是不是把我們的技術產品轉化成智能產品。要想做到這些,不外乎兩個字“創新”。那么創新背后又是什么?我覺得是制度。一個企業沒有好的管理制度,什么創新都等于是零。
馬云在中國能有但不能多,董明珠是越多越好
董明珠:我們怎么樣跟上互聯網時代的步伐,培養人才這一關必不可少。格力已經開始走向自主培養的人才道路,格力電器每年從大學高校接納1500左右的大學生畢業生,他們來了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要轉化為生產力,是需要有實踐的。
正如此前我跟馬云對話的時候所說,我說馬云你在中國能有,但是不能多。后來就有人問,董明珠呢,我說董明珠是越多越好,因為如果沒有實體經濟只靠互聯網,不可能成功。你在網上開一個店你就成功了?那你賣什么?互聯網人,能給國家,給社會帶來根本性的改變?我認為沒有,我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互聯網就是新時代服務我們的一個工具。
2020年格力就會實現雙智時代,到時大家只能用格力的產品,包括手機
董明珠:當然互聯網時代也給我們帶來了好處。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報告中提出雙智時代,智能制造和智能產品,所以我也就做手機了。有人說手機已經是紅海了,沒有利潤可賺了。我想說的是,沒有競爭力,你到哪里它都是你的紅海。一個企業如果具有創新能力,到哪里都是可以把紅海變成藍海。所以我覺得,格力電器只要牢牢的掌握一個關鍵詞——市場消費者,我們不斷創造新技術,提高消費者的生活質量,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健康和便利,那你就是互聯網+,你就是這個時代。
格力電器在創造的過程中實現了智能。我們所有的智能化的設備都是自主研發生產出來的。李克強總理在工作報告中說2025要實現雙智時代,格力電器會提前一步,我們在2020年就會實現雙智時代,因為在座的各位都會用格力電器,包括所有電器產品,包括手機,只能用格力。
互聯網時代,中國企業要解決好這兩個問題
董明珠:國慶時,我聽到了一件很離譜的事情。國慶節時很多的中國人到日本去買藥。我就問,你又沒有生病,為何要買這個藥?如果為了買這個藥回來我們必須生一場病的話,我寧可不要這個藥。這種現象為什么會發生?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們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二是我們的不誠信行為,讓市場讓我的消費者受到了傷害,即使你今天做得再好,別人也不會相信你了,所以我們付出的代價,是非常慘重的。那么在今天轉型的時期,在互聯網的時代,我們企業首先要解決的兩個問題,第一是誠信問題,第二個是技術升級。
技術升級,質量是前提。如果我們連質量都做不好,還能談技術升級嗎?在德國,同樣一款高壓鍋有兩種價錢,一個要比另外一個便宜10歐元,我覺得很奇怪,就問售貨員為什么,他說這個貴10歐元的鍋是德國制造的,而那個便宜10歐元的鍋是中國制造。我們缺什么,已經可想而知了。(編輯張安然根據董明珠講話整理)
推薦閱讀
劉強東,1974年生,江蘇宿遷人。2004年,劉強東創辦京東商城,正式涉足電子商務領域,現任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被親切稱為“老劉”或“東哥>>>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43/297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