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孟鴻
“我特別害怕風險”,楊寧說。
不過從他的過往的經歷中,很難找到相應的證據。楊寧24歲時與陳一舟、周云帆等創立ChinaRen,后被搜狐收購;27歲時楊寧從搜狐離職,與周云帆再次創辦空中網,并于2004年在納斯達克上市;34歲時離開空中網的楊寧創辦唔箜搜索。
而楊寧現在的身份是樂搏資本合伙人。他也是這個成立于去年八月、規模一億元、生命周期七年的新基金中,四個GP中唯一全職的那個。
實際上,在全心全意正式進入投資行業之前,楊寧已經陸陸續續做過一些投資。比方風行網、樂華娛樂,熱酷游戲,1聽音樂網等。“我的投資成功比例還是不錯的,失敗的也是有”,楊寧對失敗的項目和原因從來都是閉口不提。
“控制風險回報比”,這是楊寧反復強調的一句話。而這句話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就是以盡量低的成本進入一個好的項目。這幾乎是一個不能動搖的原則。對一個已經看好的項目,如果有其他投資者抬高估值加入競爭,他寧可放棄也不會加價。
楊寧解釋說,低成本是他覆蓋錯誤決策的方式。比方一個項目最終得以出售,回報約在近20倍左右,如果上市則有40倍的回報。這意味著刨去各種稅費,粗粗算來15個投資項目中,能有一個成功退出,整個投資組合就能實現平衡。
據說美國多個投資機構的回報為負,這個消息也讓楊寧更加謹慎。“一定要嚴格把控水果價錢,便宜的時候買,貴的時候就不買了”,他形象的說道。
盡管風險大,楊寧還是決定做天使投資。雖然近兩年國內頂著天使投資名頭的人,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多,但他仍然認為這個群體數量匱乏。也就是說,相對而言這還是一片“藍海”,最起碼是項目找錢,而不是像PE那樣反過來——錢找項目。
天使靠眼光,PE靠酒量。起碼在現階段,楊寧更想留在一個拼眼光的市場上,而且他還為此找到了一個有趣的方式:創業門診。以提供免費創業咨詢為“幌子”,在全國甚至海外地區,密集接觸并診斷送上門來的創業者和他們的項目。
“一對一,每次五六十個,三五分鐘就看一個”,楊寧如此描述他孤身一人“坐診”時的節奏。這期間創業者甚至不用詳細介紹項目。有人質疑這種速度能否給創業者有效的幫助,楊寧則在微博上發出號召,讓接受過咨詢的創業者現身說法。
憑什么對一個創業項目快速作出判斷?多少人、做了多久、成本幾何、辦公室租金、市場費用……這都是楊寧在三五分鐘里要問的指標。能做到這一點,一方面得益于過去的積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對國內創業真實情況的判斷。
“天使投資就像去潘家園買瓷器——基本都是爛的,只能像馬未都那樣撿漏”,楊寧說。潘家園,是北京最知名的一處民間古玩藝術品交易市場。
迄今為止,楊寧已經先后接觸了數百個創業項目,涉及各種不同領域,而其中最終拿到樂搏資本投資的,只有三個。能夠最終被楊寧看上的項目,起碼得有這樣的潛質:回報比較高,天花板不能低,且有上市或者被大公司收購的可能性。
盡管楊寧的投資范圍沒有限制,但他自覺不自覺的還是更青睞于TMT領域。以移動互聯網為例,他更愿意在兩個方向找項目,一是大用戶群的移動應用,比方微信微博這種級別,二是小用戶群但重度的應用,這些應用往往專注于一個垂直領域。
此外,他還特別提到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行業的方向,并且說起微博上最近很流行的一個說法:降級競爭。不過他對傳統行業的革新活力非常質疑。
通常他的投資規矩是:100-500萬元,20-30%占股。
也就是說,楊寧基本上都是小股東的身份。“你得讓人服你,我跟創業者亦師亦友”,楊寧的兩面性也在這種合作中展示出來:做得好,楊寧是一個非常“nice”的投資人;“如果你要做得不好,我就變換嘴臉,劈頭蓋臉的罵”。
創業者最常犯什么錯誤?比方患上一種妄想癥。最常見的癥狀就是,幾個創始人關在屋子里,自己憑空幻想出來一種需求和市場,還為此興奮不已。楊寧常常在遇到這樣的創業者,往往“越是自己覺得好的不得了,東西就越是不可思議的爛”。
還有一種是斗志逐漸懈怠。“我經常喊速度速度速度,因為市場不等人”,楊寧說中國是山寨大國,創業者必須有不怕山寨的心態,沒有必須拼過山寨的心態就完了。
“創業者被騰訊打敗是恥辱”,楊寧說,“你沒命的干,卻被騰訊一個部門打敗,這是一個恥辱”。人始終是他眼中決定性的因素之一:剛愎自用是要完蛋的,優柔寡斷的也不能投。楊寧總結說:天使投資就是找到劉備這種創業者。
推薦閱讀
(i美股訊)北京時間7月18日消息,周二新東方公布2012財年四季度財報并宣布SEC調查新東方在國內的可變利益實體北京新東方教育技術公司(VIE)的結構調整。新東方CFO謝東螢在財報后電話會議中表示,由于目前正處于SEC調查>>>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43/20120718/76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