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CEO劉強東(TechWeb配圖)
新浪科技訊 7月11日凌晨消息,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在中國人民大學進行了一場公開演講,再次闡述京東的管理理論,他同時透露京東上半年銷售額增長幅度超過120%。對于盈利這個問題上,劉強東則表示“寧愿羞愧也不愿意愚蠢”。
劉強東表示,京東商城核心的運營理念不是追求毛利,而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他列舉了占據京東95%成本的五大要素――人力、固定資產、物流、技術和市場,這其中只有物流成本具備可變動性。
京東商場2006年底開始自建物流,2007年獲得的第一筆融資,用途就是在物流系統上,“當時大家都說我們瘋了,但是現在看多少企業在自建物流。”據劉強東透露,京東物流成本從絕對值來看,比行業平均低了32-40%,也就是大概每個包裹節省6.7-8元錢。
“不要小看這個數字,我們每天至少40多萬個包裹,一天就是幾百萬元,一個月就是幾千萬元,一年就是幾個億。”劉強東說。
“大家知道為什么京東不賺錢了吧,因為我們的核心理念里沒有毛利率。”劉強東說,“當然一家不賺錢的公司可恥,我也有可恥的感覺,不能為股東創造利益。但如果一家公司在不該賺錢的時候賺錢是愚蠢,我寧愿羞愧也不愿愚蠢。”
目前京東已經從3C類迅速拓展為全品類平臺,在劉強東看來這得益于其數輪的15億美元融資,而迅速拿錢的邏輯則是來自于第二輪融資的教訓。
據劉強東回憶,原本京東2008年之前就考慮要上百貨品類,但2008年整個資本環境并不好,拿錢不容易。到2009年底資本環境變好,京東就拼命融資,從老虎基金到DST,只要給錢都接受。“不過我們只需要15億,這是我們算過的,我們拿了足夠多的錢。”
劉強東同時認為,在2009年大部分拿到錢的電商,并沒有好好做用戶體驗,而是花大力氣砸廣告。
他以京東收購的千尋網舉例,當時千尋網花了7000萬元廣告費,但銷售額只做了1000萬元。“太愚蠢了,這不如直接送給用戶7000萬元現金,但是要求必須在千尋購物,起碼能夠帶來7000萬元銷售額啊,當時類似千尋網網這樣做法的公司比比皆是。”
2009年到2010年是電商廣告燒錢最瘋狂的時刻,根據京東的調查,95%當時電商公司的市場費用,都超過了當年的銷售額。劉強東認為這非常不理性,肯定會出問題,所以這也是當時使勁融資的原因。
當2011年電商依然處于狂歡階段時,劉強東就預先潑冷水認為下半年行業將面臨寒冬,雖然引發了不少爭議,但資本環境迅速轉冷也是不爭的事實。劉強東再次預計,今年下半年電商會有許多整合出現,京東也可能會在這方面展開收購。
在商品價格方面,劉強東表示沒法保證每個產品價格都最便宜,但他認為,每一個分銷其他品牌的平臺,不應該試圖強化平臺品牌而提高價格,用戶不會買單。
在劉強東看來,京東希望通過降低成本、通過快速增長形成規模。他同時透露,京東上半年銷售增長速度超過120%,并稱這是行業平均速度的2倍。“比如如果成本能夠降低30%,產品價格降低5%,就可以做到低價又有盈利空間。”
不容忽視的是,劉強東的邏輯這么牛,為什么京東還賺不到錢?
劉強東給出的回答是,京東基礎的投資如物流等還沒完全到位。“我們的投資才剛剛開始,僅僅做了10%,自建物流只覆蓋了306個城市,還有2000個城市沒覆蓋到,什么時候我們能夠讓用戶滿意,成本低于行業30%、效率高于行業2倍,盈利就一定能夠看到。”
根據此前京東在IPO香港推介會上披露的數據,京東2011年毛利率為5.5%、配送費占比6.6%、廣告占2.3%(去年京東廣告費用支出為4.9億元)、技術和管理費用率在1.5%左右、凈虧損5%左右、應付帳期天數是38、存貨周轉35天。在未來收入預計上,京東商城稱2012年預計收入為450億元,2013年預計收入為700億元,2015年收入預計為1900-2200億元。(崔西)
推薦閱讀
網易科技訊 7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CEO斯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昨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正努力確保在與蘋果的競爭中,不留給對手任何空白空間。 眼下沒有一個市場是沒有微軟參與的,不存在蘋果專>>>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43/20120711/74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