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今日在杭州召開“下午茶”媒體溝通會,以下是阿里巴巴集團總參謀長曾鳴的部分發言,他闡釋了阿里集團自己眼中的自己。
三條主線理解阿里巴巴
1、 阿里是一家技術驅動的服務公司。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阿里的特點是:用互聯網新技術手段改造傳統產業,提供新機會。過去兩年最困難的事情是,我們試圖將SNS的技術和理念變成阿里的一部分,無線出來之后,我們又要將無線技術融合進去,我們要不斷將技術消化和創新,變成服務的一部分。
2、 阿里是平臺公司,不做自營業務,這件事情越做越清楚。我們是結合買賣雙方的平臺,是平臺商,自己不買不賣。近兩三年,自營B2C發展,出現了新的趨勢,但阿里堅定不移地做平臺,幫助賣家服務買家,幫助新型服務商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
3、 阿里是一個生態系統,自己具有生命力的,自己能夠演變的生機體。我們是基礎服務提供商。
2003年成立,2008年零售額1000億元,短短四年之后,10000億,未來四年之后,超過沃爾瑪,達3萬億,電子商務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中國電子商務是革命,過去20年零售業很不成熟,比如二線城市零售業很不好,美國不一樣,30年間從小鎮覆蓋到大城市,美國現代零售業的服務效率極高,亞馬遜只是優化和補充,并沒有太多新的創新。中國不一樣,蘇寧、國美才1000多億,我們在1萬億時,他們仍然在千億的規模,我們是爆炸性增長,而且在三四線城市的增長遠遠超過一二線城市。
我們同步在釋放中國的農村生產力。未來,淘寶會更關注農村城市化進程、現代化農業怎么走?幫助他們利用互聯網發展壯大。比如寧夏,特產是枸杞子,最大店是3000萬的銷量,淘寶的平均價格是40-50元,而在當地的批發市場不超過20元,寧夏的農民用淘寶的全國市場,得到的零售價格比當地的價格高許多。農民收入上升,實際收入水平提升,同樣的2000元,買到更高的貨品價值。
退市后,阿里面臨的最大問題與困難
私有化后,除了B2B業務會按照未來的方向來增長,還有C2B2S(用戶-商家-服務)。淘寶從服務介入,未來逐漸上升到物流,匯聚最大的買家和賣家信息,2C與2S,兩塊業務逐漸打通,也就是說未來兩三年,往中間走。現在我們沒法在收入上有體現等,我們看不清,但相信一定會開花結果。
上市沒有時間表,感覺模式越來越不清楚,電子商務才剛剛開始。B2B模式最大的問題是,我們被綁住了,電子商務的模式講的太清楚了,固化了。這反而限制了我們的創新。如果要說上市預期,2015年可能是大家感覺到比較合理的預期點。
社會化的協同品牌、C2B、SNS才是電商的未來,那種被VC綁架的電商——他們做了標準化的B2C,自建物流、鋪點,B2C除了價格戰,無其它好玩的東西。
大淘寶是個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是有機體,說不太清楚,每個部分的關系不是特別簡單和明確的,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或者好與壞。如果一個生態系統沒有吃輔食的動物,如果沒有把浪費轉化的機制,那么這個生態系統是無法發展的。所有的生態系統,都不是那么干凈和簡單的東西。淘寶會盡最大努力推動生態系統里的參與方,調整預期。例如差評師,它就是生態系統的衍生品。
我們希望找到社會上最好的社會學家、法律學家,我們成立了基礎學科中心。上周在北京開了會,沒有好的方案解決,這是經濟學的雙向機制問題。
馬云的混搭管理學
我并不清楚馬云跟道長(李一)反思的情況。美國與中國相比社會更平靜,馬更愿意去那里思考。
馬的學習能力超強,每年在公司業務和個人思考上都有提升,與他非常愛熱鬧、很會交朋友有關。他的交際從巴菲特到李一道長。包括跟馮小剛導演吃飯,他也能找到兩人的共通之處,從做導演的方法里學到怎么做好公司的總監。他喜歡與人交流與互動。有段時間他甚至迷戀太極。不論是哪一派,他見到頂級高手會產生敬意,這種混搭對馬云幫助很大。
馬云去美國,感受互聯網文化濃重的東西。他是學英文的,又在最早開放的城市成長起來,他與西方文化的融合比我更好。我跟別人講,阿里是中西方文化融合最好的地方,引入了GE價值、引入了高盛,讓我感覺很舒服。在阿里,從店小二、到太極和武俠,無所不包。馬云強調世界公民,阿里則是中國人創造的世界公司。
推薦閱讀
TechWeb編輯推薦: 本報北京訊 原本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舉行的講座,臨時換成北大博雅酒店。昨晚,打工皇帝唐駿為學歷門道歉,他告訴在場聽眾,不要學我。 演講一開場,唐駿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偉人一生只犯一兩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曾鳴:退市后 阿里眼中的自己
地址:http://www.brh9h.cn/a/43/20120620/69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