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CEO雷鳴(騰訊科技攝)
騰訊科技訊(王鑫)5月3日消息,當中國各個領域的互聯網產品都期望在新環境下抓住新的機遇以改頭換面之時,音樂類產品顯得極為低調。雖然隨處可見插著耳機的人們享受著數字音樂的便利,但音樂類網站似乎始終以黎明前的黑暗作為自我鼓勵。
“我相信音樂作為基礎性服務本身一定是有一些商業機會在里面,而且很大。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酷我音樂CEO雷鳴對此深信不疑。早在去年11月份雷鳴就向外界宣布酷我渡過燒錢階段,依靠廣告和游戲收入實現收支平衡。如今半年過去,酷我依舊走在收支平衡的臨界點。
造成這一切的難點在于,盡管酷我音樂年活躍用戶兩億以上,月活躍用戶約一億,在線試聽已成為常態,但用戶仍沒有付費的習慣。雷鳴表示,即使在iTunes音樂生態系統中,使用iPod或iPhone音樂播放器播放的歌曲也只有5%是正版。
在線收聽和下載用戶比為10:1
創新不易,要找到能夠產生引爆點的創新更難。“目前行業競爭者之間在產品方面的互相學習速度很快,一旦有一個不錯的模式,各家快速引進,產品差異化就這么沒了,大家長得都很像。”
雷鳴介紹,2005年8月創立酷我時就是瞄準帶寬環境在逐漸變好,用戶可以不用先下載就能在線收聽音樂,放出的口號就是“百萬歌曲一點即播”。當初按這個模式做出來后,用戶漲得很快。于是競爭對手也都快速跟進。
如今,在線收聽已成常態。按照雷鳴提供的數據,具有在線收聽和下載行為用戶之間的比例為10:1。酷我抓住了當初的市場先機,奠定了用戶基礎。那么接下來的路在何方?
提及借鑒國外在音樂市場的經驗。雷鳴一陣嘆息,“其實他們也在探索期,大家都一樣。想收用戶的錢不容易。年輕人都是不付錢的。都說iTunes如何改變數字音樂,但有個數字更值得關注,在iPod或iPhone里播的歌曲只有5%是正版。”
國外熱門音樂產品Spotify、Pandora和Turantable.fm無不是一路走的磕磕絆絆。據國外媒體報道Spotify 2011年凈虧損6000萬美元,較上年增長一倍;已上市的Pandora去年第四季虧損818萬美元,業績一出,盤后交易就暴跌12%;而曾在去年紅極一時,被認為是社交音樂產品新方向的Turntable.fm,到了年底,流量據高峰時刻下滑了近一半。
用戶不付費,音樂版權費又居高不下。國外媒體曾將Spotify無法盈利的原因歸于市場經濟的不平衡,因為音樂廠牌總是基于對自己最大利益來制定規則,數字音樂服務商卻無法拒絕要求,因為失去三大音樂廠牌中的任何一家合作,都意味著漏掉高達25%甚至更多的流行歌曲。
在中國,這些問題一個也不少。雷鳴介紹了音樂網站的各項成本:版權費、寬帶成本、服務器成本、人力成本。“說句實在話,我做這個公司也快七年了,這條路確實不太好走。”但音樂網站唯有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默默守候。
雷鳴認為,目前國內音樂網站的基本格局已定,大家基本都在維持現狀,很難有哪一家能快速突破市場。
國內音樂網站呈三個梯隊格局
雷鳴將國內音樂服務網站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QQ音樂、百度音樂、酷我音樂和酷狗音樂,這個梯隊的產品用戶量很大,相對于第二梯隊要大十倍以上,走大眾音樂路線。
第二梯隊分為兩類,一類像新浪音樂、網易音樂、人人音樂,類似大站點下面的一個子頻道,提供一些音樂相關的服務;第二梯隊中的另一類則是創新型音樂服務上,比如豆瓣旗下的音樂類產品和蝦米網,它們走陽春白雪路線,滿足一些對音樂較有品味、對生活質量有追求、又有一些閑暇時間的小資用戶。剩下的音樂服務商就歸屬第三梯隊。
雷鳴認為,三個梯隊中的任何一方想戰勝其它家,或者進入另外一個梯隊都很難:“以蝦米音樂和豆瓣電臺這樣的音樂服務商為例,他們定義的群體就是白領小資群體,而這個群體在中國就是10%,一個多億的人。它再往下走就要突破這個界限,做普通用戶關注的東西,這跟我們做的就有重合。從另一方面看,如果說當小資群體開始演變大時,我們也會關注到,我們也會考慮跟他們做相同或者相似的東西。”
個性化和云音樂是重要戰略點
這就是目前國內音樂網站的拉鋸戰格局,大家都在強調購買三大唱片公司的音樂版權,走正版路線;大家都在做著各種形形色色的音樂電臺;大家都在社交產品模式上做著類Turntable.fm的產品;甚至,大家也都不約而同地把戰地延伸至了移動端,都在強調“云概念”。
“個性化和云音樂是我們現在考慮的一個重要戰略點”,雷鳴介紹,所謂云音樂就是用戶的歌曲,比如各類音樂播放列表存在云端,用戶在多個終端都可快速獲取。雷鳴認為,如果用戶愿意將自己的內容上傳至云端,雖然對酷我而言將會產生一定的服務器成本,但用戶自己建立了各種信息在你的平臺,這些行為的積累意味著他將不會輕易離開這里。
當每個用戶以一個獨有的ID活躍在平臺之上,奠定了數據的基礎上做個性化也就成為可能。
但這種個性化在雷鳴看來并不意味著立刻實現算法基礎上的音樂推薦。“像類似Pandora這種音樂電臺,我們也有在推,但其實用的人并不多。這就是中國用戶的特色,他們不像美國用戶那么理性,中國人可能更娛樂化。”
雷鳴進一步解釋,中國大部分用戶依舊是初級網民,他們學會用一個產品就已經很費勁,像Pandora那樣提供一個簡潔的頁面,對他們的探索成本很高,因此他們需要的是直觀性強、全功能性的音樂軟件,能搜索、能看各種推薦,讓他們覺得自己對音樂內容具有掌控性,而不是讓產品告訴他應該聽什么。
在移動端做產品同樣要抓住這類用戶心理,只是要相對維持輕量級。雷鳴給出例子:“比如用戶一上首頁就看到七八個應時應景的榜單,比如最近某某歌手最近很火,給一個這個歌手的十大熱門歌曲,再比如哪個影視劇或者演員成熱門了,相關的音樂做個榜單。”
推薦閱讀
美團網創始人兼CEO王興(資料圖) TechWeb編輯推薦: 對一個CEO來講,最典型的產品不是他做的某一個東西,而是整個公司。 近日,美團網創始人兼CEO王興在接受《中國經營報》專訪時,就團購、創新、管理等問題發表了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43/20120503/5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