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編輯推薦:2010年10月才開始登陸蘋果APP商店,從未進行過任何營銷,如今instagram在十天的時間就增加了1000萬用戶,總用戶數量突破了4000萬。4000萬是什么概念,辛苦經營了8年的京東商城,去年底的注冊用戶數為3000萬,而instagram不過是一款安裝在移動端的照相應用——用戶可使用手機等拍攝、修改照片,并可一鍵分享至Instagram、facebook、twitter或新浪微博等平臺上。
這沒什么大不了啊,要知道instagram不是第一個照片網絡共享服務提供者。但奉行極簡主義原則的instagram,通過17款不同濾鏡將照片修改分享,因做得極為簡便專業而使自己脫穎而出,尤其受到美國中產階級的推崇。
中國能不能產生這樣的“小而美”?
“如果instagram在中國,這些噱頭不足以打動用戶,如果說‘這是一個可以免費發彩信的軟件’,推廣效果更佳。”國內知名IT博客盧松松認為。是的,不少互聯網界人士都認為,除去用戶不談,國內目前的創業環境誕生不了小而美。
“Instagram團隊只有13名員工,如果在中國,至少得28人,另外一半得負責刪圖。”知名專欄作家程苓峰的這條微博被轉發5000余次,人們普遍認為,在國內,企業難以輕裝上陣。
除此之外,中國的山寨問題和市場惡性競爭也將成為小而美的絆腳石,有人說“在美國會被巨頭收購,在中國會被巨頭山寨”。還有這么個段子,如果instagram在中國,大公司會與其產生如此對話——“50萬,賣不賣?”“你當我傻啊,我有幾千萬用戶,我創新,我……”“不賣老子明天就做一個,讓你5萬塊都得不到。”
也有網友不這樣想:“instagram到底有多少僵尸用戶?為什么facebook當了冤大頭,里面有多少利益輸送?”“兩個創始人都是高帥富,有后臺的,沒有借鑒意義。”短短數十字,浮躁的心態和國內創業環境的現實活生生地展示眼前。
原文鏈接:《Instagram式成功在中國沒戲》
推薦閱讀
【TechWeb報道】在個人業務領域,免費模式橫行各個角落,而面向企業級用戶,騰訊企業QQ宣稱費用并非關鍵要素,企業溝通,安全為王。 據了解,企業級產品對安全性、專業性的要求遠高于個人娛樂產品。相較于免費的企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孫雨:Instagram式成功在中國沒戲
地址:http://www.brh9h.cn/a/43/20120416/5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