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中,除了少數企業,很多的早期家族所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走向股權社會化、管理“經理人”化,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這不僅是由于證券交易市場和職業經理人市場發展導致的,也往往是小企業逐步做大的過程中,引入家族之外的社會資源來拓展企業的自然結果。
當然,中國富二代對接管家族企業的興趣有限,還有特定的各種原因。早早把子女送去歐美讀書的第一代人,也并非都介意子女是否接手企業經營。很多富二代子女在歐美的福利資本主義和民主國家受教育的經歷,最大的收獲,恐怕就是看到了在人人都有基本生活保障,政治和社會權利相對平等的社會,如果不是本身對某項工作的創造性價值有興趣,僅僅是“求富價值觀”,是不值得讓人把青春和人生都消耗在里面的。廣東某位家族企業的董事長對筆者說,如果他退休的時候,在英國和加拿大的兒女都不想回來,他就把企業作價賣出去,家里面的親戚或者外人誰接手都好;他尤其不想讓長子因為孝順,放棄自己原本喜歡做的事情。也有的富二代青年,在歐洲受過文科教育回到中國后,現在正在專心研究歐洲發展史和民主轉型史,只希望在中國轉型時代中,按照自己的真實興趣和志愿來發展,并不認為家族企業一定要以家族的方式延續。
美國的肯尼迪家族幾代人的經歷,是富豪家族轉型的經典代表。約翰·肯尼迪的父親作為和政界和黑道都頗有淵源的富商,把大筆的家族財富砸進政治競選、把自己的二代送進政界后,肯尼迪二代后來卻成為美國歷史上對美國平等民權、社會保障和種族平等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的政治人物。尤其是約翰·肯尼迪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由于他主導了對美國黑幫集團的嚴打,最后不幸遭到了報復和暗算,在競選總統的時候被暗殺,讓美國人民遭遇到了巨大損失。而泰迪·肯尼迪在世時,則是奧巴馬全民醫保改革法案在參議院最堅定的支持者。目前肯尼迪新一代的青年喬·肯尼迪正在競選麻省議員,最先認可他參選的,卻是美國重要的工會組織團體。而在中國,深受“華盛頓共識”滲透的世行和IMF,雖然喜歡對中國的改革發布各種報告,卻沒有一個機構誠實的說出來,歐洲和美國都有的工人罷工權和工人組織工會權,是中國要進行收入分配調整、讓經濟向消費轉型所必不可少的改革項目。不過中國的富二代,真正在歐美社會受過教育后,回來再看中國的環境,反而會促進這一代人的意識覺醒,找到有價值的自我角色定位。
“富二代”能否有 社會覺醒意識?
中國的富一代的整體狀態,在全世界研究中國的學者圈中得到的評價,是很復雜的。許多在中國從事了大型問卷調查的研究項目和論文專著等,都發現中國的新興資產階級對中國的民主改革普遍熱情不高。這讓早先那些假設中國的經濟改革所制造的先富階層,將推動中國民主改革和法治政府的假設,至少在目前,統統被證偽。這些情況,和富一代獨特的發家經歷和教育背景等都有關系。但是在歐美接受了教育,對海外的社會制度和經濟制度有著長期接觸的富二代,和富一代是不同的。那些針對富一代所做的社會研究項目,如果接受問卷的是富二代,調查研究的結果很可能就會不同。
當前,80后的富二代已經進入30歲,今后這一批人,即便對接手家族企業沒有興趣,由于本身在全球的豐富經歷,那么也可能讓中國的富二代中間,出現肯尼迪家族那樣的為民為公的政治家。富二代的道路,會由這一代人的自我覺醒來開拓。要知道,在歐洲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時候,英國的阿爾伯特親王,卻擔任了英國最大的工人聯盟組織的名譽主席,在千萬勞工面前,他告訴他們,對于勞工們對權利的爭取,英國王室是和他們站在一起的。這很可能也解釋了,為什么歐洲大革命的暴力,在英國沒有被復制的原因。
推薦閱讀
最近,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余明陽的團隊發布了一項調研結果,調研對象是國內182家在各行業排名居前3位的杰出家族企業,還針對其中54個家族企業的接班人狀態進行剖析。結果發現,創業的一代企業家平均年齡為52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富二代”能否有 社會覺醒意識?
地址:http://www.brh9h.cn/a/43/20120319/4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