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銀行自查后,上海及江蘇銀監部門業已深入銀行抽查收費問題。
4月6日,銀監會公布了近期治理銀行業不規范經營的進展情況,從4月1日起,銀監會將組織各級監管機構,對轄內銀行網點全面開展現場查訪,嚴肅查處違規收取不合理費用行為。
日前,一位接近江蘇銀監部門的人士向記者透露,其所在地級市銀監分局的監管科已經下到銀行分支機構、網點,現場抽查銀行收費、貸款定價等問題。“整治亂收費對銀行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手續費收入上。”中國農業銀行高級經濟師何志成對記者稱。截至4月初,12家上市銀行相繼公布的去年年報顯示,12家銀行合計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4049億元,較去年增長1098億元,增速達37.19%。
滬蘇現場抽查進行時
“主要抽查項目還是銀監會要求的‘七不準’,另外,亂收費問題整治的重點是要求銀行對收費項目進行公布。”前述接近江蘇銀監部門的人士稱。所謂“七不準”,是此前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在對企業進行貸款時,不以貸轉存、不存貸掛鉤、不以貸收費、不浮利分費、不借貸搭售、不一浮到頂、不轉嫁成本。
4月以來,上海銀監局也已經抽查多家銀行網點,雖不是所有銀行,但抽查覆蓋面很廣。滬上一位監管機構人士稱。
他還透露,從此前上海銀行業的自查開始到現在,監管部門已經基本掌握了銀行收費中違規情況,“目前已經在匯總結果,近期便會統一公布”。
對于抽查的形式和內容,南通某大行中小企業信貸負責人告訴記者,主要形式為銀監部門向銀行分支機構索取中間業務明細,并盤問每一筆業務的收費情況。
“另外,目前各家銀行都已經被要求公示收費項目的明細,不公示的項目不能收費。有的業務雖然分支機構、網點沒有業務,也要公布價格。”該負責人稱,在銀監部門的嚴查下,目前企業貸款綜合成本確有所下降,以此前上漲30%的中小企業貸款為例,目前大約只上浮20%。
部分中小銀行承壓
根據已經公布的上市銀行年報,商業銀行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增幅普遍較快。其中,深發展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37億元,與2010年相比增長21億元,增速最高達131 %。另外,興業、民生、華夏、中信、浦發的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增幅均達到50%以上。
“一些銀行對中間業務考核壓力大,這些銀行的分支機構會將貸款利息轉增中間業務收入。比如一筆貸款利率要上浮30%,銀行會和企業商量只上浮20%,剩下的10%納入手續費或傭金收入。”上述南通中小企業信貸負責人對記者稱。他還表示,部分股份行和小銀行此類業務較為激進,受此次檢查風暴影響可能較大。“直到現在,仍存在一些股份行要求企業開設全額保證金的情況”。
但在興業銀行華東一支行行長看來,此次關于銀行貸款定價和不合理收費的整治效果要避免因為一些因素而打折。“銀行的收費項目非常多,只要換個名稱就可以繼續收費,比如開戶、銷戶等收費問題。另外,銀行相對企業還是處于優勢地位,有更多話語權,這個前提也沒有改變。”
何志成也認為亂收費在銀行手續費中的比例不是很大,因此對銀行利潤的影響很小。“去年銀行業利潤增長40%左右,但今年利潤增長的壓力主要來源于經濟的下滑,銀行不良貸款的勢頭已經對此有所反映。
推薦閱讀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4月12日,外媒報道,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0388.HK,下稱港交所)正與多家銀行洽談,尋求最多30億美元貸款。貸款可能用于支持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 市場對LME的估值在7.83億美元至>>>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34/20120413/50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