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意外,在國內占據絕對領先優勢的華潤萬家、沃爾瑪、百麗國際三家公司繼續撐起了廣東連鎖業50強的三甲。8月31日,廣東連鎖經營協會最新披露了廣東連鎖50強榜單,華潤萬家以827億元銷售位居榜首,沃爾瑪、百麗國際控股則以556億元和289億元位居其后。雖然尚有差距,但深圳百貨兩強的天虹商場和茂業國際排名攀升,分別從去年的第5和第9位上升至第4和第7位,廣州百貨雙雄廣百和廣州友誼也各自躋身至第9和第10位。與之相比,近年拓展“龜速”的新一佳則排名降低一位,位列第5位。“相對于上一年的2784億元銷售,2011年廣東連鎖50強的規模增長18%至3158億元,增長速度超出了廣東社會品消費零售總額的1.7%。”廣東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湯娟透露。
深圳軍團規模遠超穗、莞
2011年廣東連鎖50強中,38家實現跨省區經營,門店增速達到27%,而12家省內發展的企業,去年門店數量增速僅7.5%。“全國型連鎖企業仍然堅持區域聚集戰略,在優勢區域加快拓展,弱勢區域快速培養。”廣東連鎖經營協會會長孫雄表示。
跨區域拓展的廣東連鎖企業,目前仍以深圳零售軍團為中流砥柱。不過記者留意到,與上一年深圳軍團壟斷靠前排位的局面相比,廣州零售軍團今年略有起色,廣百股份、廣州友誼、廣州屈臣氏上榜名次攀升,同時隨著在便利店領域的突飛猛進,東莞零售軍團也站穩舞臺中心。據透露,去年廣東連鎖50強中有49家企業分布在珠三角,當中深圳、廣州零售軍團分別有17家,東莞10家,而其余佛山、中山分別有3家和2家。
但與深圳企業的銷售規模相比,廣州、東莞軍團仍有相當大的差距。根據廣東連鎖協會提供資料顯示,17家廣州企業實現銷售規模441億元,10家東莞企業規模156億元,而17家深圳企業銷售規模已達2437億元。
業態分布多元
令人欣喜的是,廣東連鎖50強的頭銜并未被超市、百貨等零售企業壟斷,而是業態更加豐富。記者統計,這其中超市企業9家,百貨企業8家,服裝、3C通訊連鎖企業分別6家,餐飲、連鎖藥店、專業類門店都是4家,珠寶企業3家,其余食品、影院、便利店各有2家。
“這些企業中,有超過80 .3%的門店采用特許加盟方式拓展。”湯娟表示,連鎖50強的加盟門店去年實現的銷售規模同比增長31.4%,遠高于非特許經營企業的16%。或許這可以解釋,雖然去年下半年消費環境急轉直下,但廣東連鎖業仍保持了穩定的增速。據悉,2011年廣東連鎖50強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8%,高于2010年的15.8%;連鎖門店總數同比增長22.9%,也超過2010年22.1%的水準。(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不過雖然如此,但業內普遍預測,2012年這兩項數據的增長可能雙雙放緩。而調查也顯示,沃爾瑪、吉之島、百佳三家外企去年實現銷售規模633億元,同比增長13%,這一增速不僅低于超市業態整體增速,同時也低于中山壹加壹、東莞嘉榮、樂從順客隆等本土平均21.1%的增速,足見外資外延擴張依然放緩。
超10家企業籌備IP O上市
連鎖50強,比的是營收能力,同時比的也是財力。據了解,2011年廣東13家商業類上市企業(歲寶延期披露2011財年業績,未包含在內)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25.5%達857億元,占連鎖50強的27.1%,較2010年提高4%。門店總數占連鎖50強比重44.7%,不僅提高2.4%,也幾乎占據半壁江山。“連鎖企業發展背后,資本市場的助力相當明顯。”湯娟表示。
不過,2011年千禧之星珠寶、廣州酒店集團、廣州卡奴迪路服飾、深圳淑女屋、深圳名雕裝飾、珠海維斯曼服飾等6家企業沖擊資本市場,但由審核情況來看,并非所有領域的連鎖企業均受政策鼓勵,上述企業中僅廣州卡奴迪路一家成功過關上市。
然而記者了解獲悉,這并未撲滅商業類連鎖企業的上市熱情。據廣東連鎖經營協會透露,連鎖50強中,周大生珠寶、龍浩天地股份、廣東益華百貨、廣州金逸影視傳媒、廣東哎呀呀飾品、廣州流行美時尚等超過10家企業仍在積極準備IPO上市事宜。
鏈接
廣東連鎖企業遭遇“成長的煩惱”
廣東連鎖企業近年雖然發展迅速,但也難免出現“成長的煩惱”。據廣東連鎖經營協會會長孫雄透露,廣東連鎖50強規模化目前面臨三種因素的制約。
財稅和行政體制的制約
現行分灶吃飯的財政稅收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令市場流通管理尚未統一,制約連鎖企業統一管理和統一納稅,阻礙著跨區域發展、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增加了企業的行政管理、溝通和協調成本。
加盟商管理風險的制約
“旗艦店做形象,加盟店拓市場”,有利于連鎖企業利用市場資金,拓展網絡,擴大銷售。但部分加盟商資質有限,難以理解企業品牌理念,加盟商的實力也跟不上企業發展,對品牌形象和拓展不利。
經營成本大幅上升的制約
連鎖50強企業人力成本增幅平均在20%- 25%,租金成本平均增幅20%- 35%。如果企業利潤增長不能與成本費用保持同步將對公司凈利潤和未來發展產生致命影響。
相關新聞
今年新設網店企業僅7家 傳統零售商“觸網”減速
南都訊記者 田愛麗 實習生 王涵 2012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為5119億元,同比增長46.6%,預計到2012年底,這一規模有望達到1.13萬億元。在線交易對實體門店的沖擊已毋庸置疑,面對這片藍海,傳統零售企業曾紛紛加緊觸網步伐。但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近期調查結果顯示,今年開始,傳統零售商開設網店的速度明顯放緩。
記者從中國連鎖協會獲悉,截至今年6月下旬,全國有59家連鎖百強企業開展了網絡零售業務,運營著70多家網店。其中,2009年及以前開設的網絡零售企業有14家,2010年尾31家,2011年52家。從數據看,今年傳統零售企業新開設網店企業只有7家,減速明顯,這表明企業在網絡零售方面的投入明顯變得謹慎。
此結果或許從傳統零售企業開設網絡零售現狀窺見一斑。因業務差異和歷史原因,有的企業旗下有2-3個電子網站品牌,但多品牌間互動性不足,定位模糊,缺乏競爭力。雖然有蘇寧、國美、銀泰等傳統零售企業觸網,但與8000億的整個網絡零售額相比,規模尚小僅九牛一毛。而大部分企業雖然網站已開出,投入不大,銷售額很低。
推薦閱讀
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下,中國成為眾多企業未來增長的關鍵戰略市場,而企業對人才的爭奪也推動了中國薪酬市場繼續走高。全球管理咨詢企業Hay(合益)集團發布的《2012中國市場薪酬預測報告》指出,今年中國公司薪酬增長9>>>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22/20120906/83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