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朋友一家人坐動車,有三個孩子同行,一個3歲,一個6歲,一個9歲,一路上我的iPhone和iPad被他們霸占,無論是“切水果”還是“給鱷魚洗澡”的游戲,他們都是無師自通。看著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我們幾個大人一方面感嘆蘋果的“魔力”,另一方面也為數字化玩具取代傳統玩具而爭論不休。
我的朋友認為讓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會影響他們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從而喪失很多與人和大自然交互的樂趣,而且平板電腦會傷害孩子的眼睛,甚至還會有輻射。孩子的母親認為,看電腦屏幕不如看書,因為書可以激發人的想像力,而視頻和動畫只會讓孩子更懶惰。我跟他們的觀點不一樣。我認為每一時代都有每一時代的媒介,數字化對于兒童來說是不可避免的,平板電腦等數字化玩具只要使用得當,對孩子的影響完全可以利大于弊。
一種新媒體出現的時候,往往會遭受某些“偏見”,數字化玩具也不例外。事實上,平板電腦的輻射量很少,對人體不造成什么危害。LED屏幕的亮度對眼睛有一定影響,但是這個問題可以通過科學用眼、勞逸結合來解決,將來還可用彩色電子墨水替代LED。沉溺于數字化虛擬世界,確實會妨礙對現實的感知,不過只要加以教育和疏導,孩子可以分清楚哪些是虛擬哪些是現實。
至于認為電腦屏幕不如書本,大概是因為對電子書不了解。現在看來,紙質書和電子書相比,并不具有多少優勢。電子書不僅環保,而且可以把互動做到極致,從而把孩子從電視等被動接受信息的媒體上吸引開。當然,現在的電子書做得不夠好,還沒有斬斷與紙質書的臍帶。目前主流的讀書軟件,都在模仿書頁輕微翻動的效果,初看令人驚艷,看多了則令人厭煩。電子書不應該是實體書的模仿,而不妨打破翻頁順序,創造一種嶄新的形態。對于兒童圖書來說,可以完全擯棄翻頁效果,做成內容連綿不斷呈現的、可以隨時在多媒體之間進行切換的電子書。
對于少年讀者來說,閱讀最需要輔助。傳統做法是給書本注音和加注釋,但一般來說,小讀者都不會認真地去閱讀注釋、查詢每個疑難字的讀音和含義。而電子書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精讀的時候,注釋在文本的一側出現,點到每個字還會有發音,并且查到某個詞或者某句話的注釋,所查過的內容還可以自動生成筆記,便于他們反復掌握。
這僅僅是電子書方面,未來數字化的玩具在繪畫、音樂、科普、文學等領域都會有更廣泛的應用。孩子們可以通過平板電腦跟老師、同學交流,可以學習藝術并且完成創作,還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專門的平臺上進行展現。數字化玩具作為未來兒童玩具的主流,不但可以把家長從照顧孩子的辛勞中解脫出來,而且還能提高他們的智商和情商,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當然,數字化玩具永遠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玩具,數字化生活也永遠無法取代現實生活,相信未來的主人翁們會在傳統和現代、虛擬和現實中找到平衡,并從不斷進步的科學發明中受益。
推薦閱讀
南都訊 來自廣東陽春、廣西北流的男子周某、竇某、韋某密謀通過電話詐騙錢財,隨機撥打電話謊稱受害人兒子因替人擔保無力還債被毆打,利用受害人擔心家人生命健康安全的心態,要求受害人匯錢到指定賬戶。近日,鶴山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對數字化玩具無需過分憂慮
地址:http://www.brh9h.cn/a/22/20120714/7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