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8家
目前中關村園區收入過億元企業總數達1648家,比2006年增加近千家,收入五年年均增長26.4%
218家
目前中關村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已經達到218家,五年數量翻一番以上。
1.96萬億元
2011年,中關村示范區企業實現總收入超過1.96萬億元,五年年均增長23.8%。
23.7%
中關村示范區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從2007年的16.4%提高到2011年的23.7%。
商報訊(記者 閆瑾)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楊建華在昨日舉行的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中關村“一區十六園”正在審批中,屆時北京市16個區縣每個區縣都會有一個中關村園區。目前中關村園區收入過億企業總數達1648家,比2006年增加近千家,收入五年年均增長26.4%;其中,10億元以上企業282家、百億元以上企業31家,形成了一批引領產業發展方向的創新型企業。
黨代會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北京市運用科技奧運經驗,實施科技北京行動計劃,制定《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搭建中關村創新平臺,建立“部市會商”機制和包括中央在京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在內的首都資源統籌機制,落實“1 6”先行先試政策,實施“十百千工程”和“瞪羚計劃”,對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建立軍民融合創新發展機制,加快中關村科學城和未來科技城建設,培育了一批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和創新成果,打造了一批知名度較高的品牌。
對此,楊建華表示,中關村是北京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示范區,從區縣經濟的角度發展,有強大的需求和動力,中關村也期待著隨著產業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不斷增多,科技成果不斷積聚,科技轉移數量不斷提升,希望更多的區域能夠接納更多高端的技術成果落地,實現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均衡發展,所以將園區擴充到北京所有區縣。
目前中關村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已經達到218家,五年數量翻一番以上,近三年上市的企業就達到100家,其中境內創業板企業已經達到57家,形成了“中關村板塊”。近五年來,中關村發生的創業投資案例和金額均占全國的1/3左右,其中2011年創業投資案例達544個,投資金額355億元。
談及未來計劃,楊建華透露,五年內中關村將重點實施“七大工程”,包括創新平臺功能完善工程、人才特區建設工程、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建設工程、空間規劃和產業布局優化工程、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工程、創新創業環境優化工程以及國際化水平提升工程。
據了解,2011年,中關村示范區企業實現總收入超過1.96萬億元,是2006年的2.9倍,占全國高新區的1/7,五年年均增長23.8%,企業繳納稅收925.8億元,是2006年的3.8倍,年均增長30.7%。增加值3062.6億元,是2006年的2.4倍,年均增長19.1%,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9.1%,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從2007年的16.4%提高到2011年的23.7%,對首都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提升。
推薦閱讀
[ 與面對大企業的強勢不同,銀行在與中小微企業打交道時似乎可以顯得更為“從容”些 ] 試水近一個月以來,利率市場化對銀企雙方的影響正日益凸顯,不同銀行與不同客戶資金運轉之間的博弈關系已經悄然生變。 在大企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關村營收過億企業總數達1648家
地址:http://www.brh9h.cn/a/22/20120703/7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