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消息,由中國期刊協會、新傳媒產業聯盟、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共同主辦,傳媒夢工場承辦的2012中國新媒體峰會暨“中國新媒體30強”頒獎盛典在杭州拉開帷幕。網易科技頻道作為全程支持門戶專題直播報道此次峰會。
《中國國家地理》新媒體CEO才華燁在演講中稱,傳統媒體向移動互聯網發展,最重要的就是打通四屏,包括了手機屏、終端屏、PC屏等等,打通屏的過程當中,還要統一用戶中心。在任何一個屏中做了標注,到任何一個屏中都可以使用。而以內容為王的新媒體平臺,需要考慮的除了硬件廠商的預裝,還有自身品牌的思考和宣傳。
演講實錄
各位下午好,非常高興有這樣的機會跟大家在這里分享和交流。主辦方給了十分鐘的時間,我希望把這個寶貴的時間里將我分享交流的內容準確的表達出來。各位對于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是非常的熟悉了,中國國家地理科學傳媒集團來說,有三本雜志,《中國國家地理》,《博物》和《中華遺產》。是科學院主管的一本地理雜志,翻譯成了十種外文版本在全球發售。新媒體是未來的接力棒,新媒體如何來做,在這幾年的過程當中,有什么經驗和感受。在下面的環節里面我一起跟大家分享。
中國國家地理新媒體是分成了幾項,一個是中國國家地理網是官網,最為重要的就是精準的用戶。在玉樹地震的時候,在汶川地震的時候,我們推出了地震專輯,在玉樹地震的時候,所有的對外的宣傳就落到了新媒體身上,所有的門戶網站,所有的報紙都全部的派媒體到一線去做采訪。
我們當時最后要做的是推出了地震力度圖,還有實時救援地圖。當時是有玉樹地震報道都有這張實時救援地圖,實際上是形成了一張民間的救援。我們發現瞬間的情況,網站可能很快就被掛掉了,我要的是一個精準的用戶。這張地圖是編輯人員24小時去值班,更所有的合作媒體去合作。
第二份媒體就是手機報,04年的時候,是跟廣東移動第一次合作,也是中國移動和中國連通的全網用戶。這里分享的是傳統媒體,并不是說做新媒體,就是簡單意義上把內容搬到新媒體平臺上。我們會發現這種形式根本適應不了每天一條彩信、一條新內容的形式來出現。
我們創造了一種新的形式,變成了一種日報的平臺。進行所有的原創和更新,每天會有互動,會有固定的欄目,是國內做手機新媒體里面,第一次是推出了向攝影師和寫稿人付稿費的平臺,包括了內容形式的表現。在一線大城市里面,其實是走下坡路了,對于一些三線城市來講,這些手機報是有市場的。
這是《行天下》電子雜志,我們比較慶幸在蘋果進入到中國前半年我們就已經推出了這份付費的電子雜志,蘋果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分帳模式。目前我們的電子雜志,不僅僅是PC在線閱讀,也可以通過客戶端來閱讀,很好的保護了我們的版權。
其實對于一個經營者來說。運裝到這個產品里面不是誰都可以看到的,是有價值、有付費的。目前重點發展的是移動客戶端的產品。可以看到在蘋果的IOS客戶端里面,所有的android版本的客戶端,目前重點做的是PAD,是重點做預裝的合作。比如說買到了三星的這個版本,就可以看到這個預裝的版本在里面。包括現在跟聯想做的這種方式,都是把我們旗下的所有的媒體產品預裝進來。包括了PC的客戶端,包括了跟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平臺,所有的形式我們來做這個方式。
我們做的媒體產品客戶端,我們更期望的是未來客戶端群的發展,通過打造這種客戶端群的業態,獲得整個的業態價值的提升。最重要的一個,就是體現中國國家地理價值,就是攝影大師客戶端,基于不同的行業、功能和需求,通過這樣的一個客戶端群,最重要的就是打通四屏。包括了手機屏、終端屏、PC屏等等,打通屏的過程當中,還要統一用戶中心。在任何一個屏中做了標注,到任何一個屏中都可以使用。如何把你的用戶粘住,這是非常追求的。以內容為王的新媒體平臺,一個是硬件廠商的預裝,還有自身品牌的思考和宣傳。
把讀者變為用戶,以用戶的思路去考慮。免費還是付費不用糾結這個問題了,隨著市場的培育,國際化的接軌,付費還是免費真的不是很重要。其實大家一直在業內同行都會關注人才的問題,不如我們全新招募一個新的團隊。
實際上有個自身的體驗,實際上跟媒體產品的定位是一樣的,做一個什么樣的雜志和產品,你要去適配一個怎樣的屏幕。所有的客戶端一定是適合看圖片的大的手機,一定是高端人群關注的平臺。所有的這些,可能就是小屏幕的,不是目標用戶群體的就不做這個適配了。這是我們所得到的一些收獲。非常的感謝大家!希望有機會跟大家交流,謝謝!
推薦閱讀
6月30日消息,由中國期刊協會、新傳媒產業聯盟、浙江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傳媒夢工場承辦的中國首屆新媒體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杭州山南國際創意園舉行。網易科技頻道作為全程支持門戶專題直播總決賽賽況。 經過一>>>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22/20120630/72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