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中國交易總規模達2188億元,而在線購買的“放量”,則意味著有可能滋生網購欺詐。
日前,中國網絡維權第一案———運動服飾品牌樂卡克狀告走秀網、嘀嗒團的售假、商標侵權案,終于塵埃落定。被判敗訴的走秀網、嘀嗒團除支付經濟賠償外,還需要公開刊登聲明以消除影響。商務部和信息化司副巡視員聶林海表示,也擔心電商一味打價格戰后,會不會重走類似“千團大戰”那樣的虛浮老路。據蘇寧易購的調查顯示,以3C家電的網購為例,如今就常見“四大陷阱”:
■低價陷阱:所謂的廠家網購專供、特供產品型號,有可能實則偷工減料、降低品質、縮減成本,以維持所謂“低價”。據悉,目前部分網購平臺的廠家“網購專供機型”多達30%-40%。
■假貨陷阱:在網購平臺上銷售“李鬼品牌”“三無產品”、假貨、水貨、山寨機甚至返修機,要么沒有國家3C等各類規范認證,或收到的實物與網上信息天壤之別等,所謂超低特價只是想騙你上當。
■服務陷阱:家電類商品中有很多如空調、平板電視、油煙機、灶具、熱水器等半成品家電,購買后需要安裝、調試。但很多網商因沒有自己的售后服務能力,就只管賣不管用,若售后遇到保養、清洗、維修等問題,就干脆推脫當“甩手掌柜”。
■促銷陷阱:促銷口號喊得響,實則為了騙流量。如限時限量機的數量就是少之又少,眨眼售罄讓消費者根本無法買到;要么無貨虛標低價,只看不能買;要么虛標商品原價再打折;要么拿出不具可比性的邊緣品牌、“專供機型”,自稱低價讓人無從比對;甚至用殘次品、庫存品,混跡在新品里“混搭”銷售。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網購:識破低價背后“四大陷阱”
地址:http://www.brh9h.cn/a/22/20120604/65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