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現代商業化社會越來越強調專業性了,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從一開始,互聯網就在不斷地制造著業余精英。
想當年,無論是蔡文勝、李興平,還是薩蘇、當年明月,于他們現在的專業(前者是網絡,后者是歷史)都完全是門外漢,但他們卻通過自己的努力,迅速地使自己“成為本領域專家”,獲得了成功。
就說筆者的一位朋友吧,2000年中專會計專業畢業后,對建站技術一竅不通的他拒絕了鄉財政所的公務員職位,留在昆明從騎三輪車送貨,業余時間網吧里鉆研建站技術開始,到現在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建站、IDC與電子商務齊頭并進,小有成就。
即便在蔡文勝所說“個人站長(黃金)時代已經結束”的今天,甚至如“老郭網上賣蘿卜就是俺”的天津農民郭芝振、“微博賣菜”的“最潮農民”李學友,在完全不懂網絡營銷、網絡技術情況下,僅靠朋友幫助指點,開始了博客、微博營銷,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熟悉用戶“吃放心菜,吃生態菜”的消費心理特點,有效利用“網上賣蘿卜”、“微博賣菜”所產生的新聞效應,“弄潮兒向船頭立”,將蘿卜賣成了品牌,賣到了新疆,賣菜賣上了央視。
這一大批“門外漢”利用互聯網,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不斷地熟悉自己原來“隔行如隔山”的專業,成為專家,最后走向成功的事例真的值得我們深思。
這樣的事例說明隨著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當初讓人望而生畏的互聯網技術門檻已經不再是門檻以后,互聯網技術僅僅只是一種支撐網絡營銷推廣的基礎技術手段而已,更別說SEO及其他網絡營銷手法了,僅僅只是網絡營銷的一種技巧而已——尤其是今天互聯網受線下事件影響越來越大的情況下。
同時,這也說明了“業精于勤荒于嬉”,原來傳統當中那種“隔行如隔山”的專業性距離其實就是一層窗戶紙,只要我們專注、執著地持續鉆研,一捅就破,業余愛好者完全可以成為專業行家。

互聯網使現代版“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故事成為可能(網絡圖片)
這正是很多草根站長們青睞網絡營銷的原因所在,互聯網提供了一個現代版“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成功可能性——同時這也正是今天絕大多數站長、SEOER們進退維谷,難以取舍的原因所在,因為絕大多數站長、SEOER們的所謂專業性就僅僅只是并不完全、不成體系的專業理論知識專業學歷、并不具有很強說服力的行業從業經歷與很狹隘的實踐經驗而已;而他們所要面對的競爭者除了大量與自己半斤八兩的站長、SEOER及各行業網絡營銷佼佼者之外,還存在著各行各業大量如同郭芝振、李學友的營銷精英。
在這樣的惡劣競爭環境當中,僅憑SEOER們眾所周知的“外鏈、內鏈、偽原創”這程咬金的三板斧,營銷之路真的只會越走越窄——因為我們作為專業的網絡營銷優勢不大,而不熟悉所服務行業的劣勢盡顯,尤其是在網絡與線下營銷已經逐漸融合為一的今天。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專業性再沒有用武之地了,而是說當所有人都開始重視網絡營銷,網絡技術整體水平不斷水漲船高的今天,僅僅只靠一兩個不太明顯的技術優勢很難在激烈競爭當中勝出,我們必須承認現實并立足于現實,知難而進。“從戰爭中學習戰爭”,深入了解相關行業現狀,不斷研究行業發展整體情況,同時必須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網絡營銷專業技能技術,充分地發揮自己專業知識之所長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優勢,首先竭力做到我們的網絡營銷專業技能技術能適應行業發展現狀,滿足行業發展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然后,在對相關行業發展完全掌控了解基礎上,必須進一步發揮我們的專業知識來改變行業現狀,引導行業發展趨勢,“成為本領域專家”,并超越專家,做到有著良好的行業把握,引導整個潮流發展,方能真正地脫穎而出,最后真正成為網絡營銷專家的。

并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曾克林將軍卻駕機飛上了藍天(網絡圖片)
這真的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可對于追求者來說,困難是永遠存在的,關鍵是你有沒有“不拋棄,不放棄”的決心,持之以恒。一個絕好的例子就是開國少將曾克林,僅有的一點文化還是在部隊上學的,但在沒有人逼著自己這樣做的情況下,曾將軍卻通過了自己的刻苦鉆研學習,以38歲的“高齡”,成為了建國后第一個駕駛飛機飛上天的“老紅軍飛行員”。
看了這樣的例子,真的很讓人振奮的,真的業余人士與專業人士的分野實際上并不大,關鍵在于我們是否用心,耶穌則說:“你的財寶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
只有我們真正地明白我們的財寶在哪里之后,我們才會真正地有動力持之以恒地堅持,真正做到“業精于勤”。也只有做到了“業精于勤”,我們才可能真正把握住僅僅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機會,真正地達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成功。
可我們的財寶到底在哪里呢?這個問題真的是個問題(本文由gouyn12原創首發,版權所有,文責自負,轉載請用鏈接形式標明文章首發出處http://www.gouyn12.com/gouzz/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