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部門裁員40%、高管離職、資金鏈斷裂……IPO折戟后的拉手網近期不斷面對外界和媒體的質疑。
“發現競爭對手四處造謠,又是撤退,又是資金鏈吃緊。本不屑過問,今日太閑,設一公開賭局:可以讓質疑的競爭對手查看拉手賬戶,若部分賬戶資金低于5億元現金,我個人向愛心包裹項目捐1000萬元,否則造謠者只需捐500萬元。是個男人不僅敢說還要敢做!大家同讓造謠者出來迎戰吧!感謝版權支持。”
拉手網CEO的回應確實很“無奈”。
經歷“千團大戰”之后的行業持續“瘦身消腫”,今年三月又有357家團購網站關閉或轉型。
在資本熱情消退的情況下,“開源節流”或將成為接下來團購行業的“關鍵詞”。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整合洗牌的趨勢終于蔓延至前十名大站身上,十強內的差距進一步拉大,曾為“兩億元俱樂部”的美團網、拉手網和窩窩團均邁過月銷售額2.5億元的基線。
“馬太效應”將成為中國團購行業在第二季度里進一步演化的主要推動力。
團購“馬太效應”顯現
對于裁員和高管離職,拉手網官方對媒體回應稱,“任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可能面臨業務與管理上的優化,也會經歷合理的人員結構調整”,宋黎明則是因個人發展規劃原因離職。
另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拉手網4月初就停掉了包括360導航、團800等在內的導航投放。其華東大區近300名骨干也被傳“集體出走”。
拉手網這些“開源節流”的舉動被認為是為再次沖擊IPO作準備。“拉手網的負面新聞被人為放大了。
經營企業要考慮生存和發展,當企業遇到問題時做大刀闊斧的改革是好事,總不能耗死在那個地方,長痛不如短痛。”一位團購網站高層對時代周報表示。
但他認為,這些舉動會對內部員工士氣造成影響,需要管理層去做些溝通的工作。
拉手網不僅僅是個案。據團購導航網站團800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國內團購網站共計3269家,相比2月蒸發掉357家。
對此,團購消費專家、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對時代周報表示,團購行業在去年經歷了一窩蜂式涌入的爆發階段,而競爭白熱化又導致各家的毛利水平很低,在這種狀態下,必然會導致一批中小型團購站在與全國型大站的正面交鋒中敗下陣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屬“2億元俱樂部”成員的美團網、拉手網和窩窩團4月集體發力,月成交額均超越2.5億元,三家加總約占整體成交額的49%。
而近日發生的窩窩團高調接手趕集團購業務,F團與高朋的合并等沸沸揚揚的傳聞,也足以證明團購行業的洗牌整合已經蔓延至排名靠前的綜合型大站。
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在團購行業愈發明顯。
“2012年,團購市場的集中度仍將持續提高。最佳玩法就是爭奪市場份額,搶不進前三的話,未來上市或者再融資都講不出好的概念。”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分析稱。
而飯否網、美團網創始人王興認為,從格局來看,現在前三名或者前五名已經是比較清楚的。這個時候討論前十名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因為第九名、第十名完全沒有競爭力。
趨于理性
領先不代表就能夠盈利賺錢。對于美團、窩窩、拉手來講,未來團購網站獲得新用戶的成本仍將高企,低毛利率將始終“如影隨形”。
因此,類似拉手網“開源節流”的舉動將成為團購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012年團購業將由此前的資金、流量驅動演變成產品、服務機制驅動。燒錢時代已經結束,團購網站更應注重對消費者和商家的服務能力。”陳壽送說。
另外,在行業巨變時期,各大團購網站的發展模式也隨之發生改變。一部分團購站已經放棄了利潤率過低的服務類團購業務,將重心遷移至實物類產品上。
目前,拉手網注重實物銷售,窩窩團一直致力于將B2C和O2O相結合,而美團網則一直“堅守”本地生活服務。
王興說,美團的目標很明確:要做中國最好的第三產業企業,就是服務業的電子商務。
對于外界質疑美團選擇的模式過于單一,其市場公關總監譚晨輝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企業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關鍵是看有沒有解決消費者和商家的問題。我們的本地服務電子商務大方向會堅持下去,因為這是一個新興的未來潛力很大的市場”。
至于美團為何不做B2C,他回應稱,“團購和B2C 的業務流程不一樣,我們只能做好一件事情,在團購行業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團購行業毛利很低,這種情況下只有提升效率,才能做大規模、實現盈利,而這就需要很好的技術平臺作支撐。兩年來美團有一半人在做自主開發的技術平臺,這是一個看不見的競爭力。”他透露。
據美團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其銷售額已突破3億元,成為團購“3億俱樂部”中首位會員。目前每月仍保持20%速度穩健增長。照此速度,預計今年年底美團網將實現盈虧平衡。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贏家通吃 團購業“馬太效應”顯現
地址:http://www.brh9h.cn/a/22/20120511/59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