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的普及,有幾個主要的變化日逐突顯:1、付款方式的改變。2、消費者購買決策方式的改變。3、供應鏈、配送、展示方式的改變。對人們的生活,慢慢地產生了由淺入深的不可阻擋的的影響。
在互聯網企業群中,有一個從事本地化服務的分支,叫。過去的兩年內,從相關線上資源價格的一路飆升,到千團大戰,甚至出現了專門的導航網站的紅火景象;一路演變到到如今的偃旗息鼓,各大主流團購網站紛紛縮編、降薪,甚至出現不給商家結款的惡劣現象。那么,人們不禁要問:將來,服務類行業該何去何從?本文試從幾個主流服務類平臺的變化,闡述今后服務類行業的走勢和發展方向。
但何種方式才是對滿足用戶、商家、企業都有利的平臺和模式呢?以史為鑒,應該先從實物類商品平臺講起。而說起實物類平臺,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話題。淘寶的崛起是多個原因、多個維度的,本文主要從用戶維度來闡述。
關于淘寶:海量商品模式,是用戶的需求驅動的結果用戶愛淘寶,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淘寶是真正的“啥都有”。淘寶之所以強大,與背后的海量商家不無關系;而海量的商家,則提供了更為海量的商品。而這個結果,則是由于用戶的需求在背后所推動的,類似于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無形的手”。而在這樣的一個平臺里,淘寶只要能做到讓用戶只要帶著需求搜索,就能很容易找到需要的商品,且在分類的設置上做到人性化;就能很容易留住用戶。
目前淘寶搜索主頁上的分類共有三級;一級分類有8個,二級分類有75個分類,三級分類則超過了千個。若論商品數,早已是世界第一的水瓶。相信在淘寶剛建立的時候,也未曾想到商品數量會是這么一個爆炸式的增長結果。但這就是在用戶需求的不斷驅動下,淘寶有了“啥都有”的商品數量。
了解了實物類商品企業的發展,再反觀服務類商品平臺,有助于我們了解服務類商品平臺的發展現狀。曾幾何時,“團購”一詞的百度競價達到了50元人民幣;僅從這一點管中窺豹,就能說明這個行業的當時的競爭熱度。而如今,很多主流服務類平臺企業,已是一片頹勢,甚至出現個別公司拖欠商家款項的惡劣行為。在這個上升又下降的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到了電子商務其實先是一門生意的本質;同時也預示了服務類產品產業的格局即將發生重大的轉變。當前,現在服務類商品平臺中已有異軍突起,例如千品()。該網稱,將主要致力于本地化服務商城的建設。
從用戶的角度來說,最理想的情況是能有一個“虛擬現實”的環境,能夠在比較方便的情況下,產生消費。而眾所周知,服務類商品是不同于實物類商品的,但歸根結底,實物類商品的交易中,影響用戶決策主要因素是價格;而在服務類商品交易中,影響用戶決策的主要因素是非常個性化的。
例如:1、距離遠近。2、可選商品豐富度。3、有合適的商家品牌。4、價格。5、消費后的體驗。
以上5個因素中,決定因素是用戶在參與消費后的體驗。但是前3個因素,在用戶的選擇、決策過程中更早起作用,而這三個因素主要與與產品豐富度有關。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商品,用戶的可選商家將很有限(豐富度不夠)。而因為可選商家少,用戶也將需要到更遠的地方去消費(距離遠)。由于以上兩個因素的作用,消費者所認可商家的品牌的可選擇概率將更小(找不到適合的品牌。這一點同時也對與其合作的商家將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暫不在本文中討論)。
下表,對目前幾家主要的服務類平臺做了一個抽樣比較:
由上表可知,目前千品網和美團網,是該行業內主要致力于服務類商品的企業。但在商品數量上,千品網這家成立7個月的公司,已經遙遙領先于至今成立24個月的美團網。
千品網言,致力于全國最好的本地服務商城。據悉該網在短時間內日均銷量破萬,且老用戶購買率高達50%,日在線商品數量也由5000個并逐步提升。
小編試著逆向拆解千品網所提倡的本地化服務商城的O2O概念。此概念,必須是基于“海量”服務類商品的基礎上的。也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使得的本地化、LBS、O2O等概念得以實施;否則空有精準的地圖,只有很少的商家又有何用?而這些,也是順應廣大網民用戶的需求,順應事物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的規律的大方向。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物種起源中所描述的生物進化過程,總是由單細胞生物開始,逐漸演變出千差萬別的各種生物體來。而這就是事務發展的規律,這個規律是否是互聯網服務類行業的發展規律,還讓我們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等服務類電子商務 路在何方?
地址:http://www.brh9h.cn/a/22/20120327/44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