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開便利店,還是跨界做電商,快遞業的優勢都是自身強大的物流體系。如果說順豐開便利店是快速網點的另一種擴張,它的目的只是為了增加收入,分攤單純快遞網點帶來的運營成本。那么申通快遞涉足電商行業,則勢必會掀起波瀾。
近幾年,電商發展勢頭迅猛,幾乎每年以100%的速度在增長。而電商背后的核心競爭力是物流。京東招商總監劉斌近日展示了京東未來SCM體系,倉儲:7個核心城市10萬平方米大倉,將全部自有,自動化達70%;配送:11年隊伍2萬,12年將達4萬,未來覆蓋全國三級城市,中郵能送的地方,京東就能送到;供應鏈服務全程模塊化點餐式服務(對供應商)。
京東一系列的動作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物流對于電商的重要性。然而物流企業本身是產業鏈的一個環節,逆向跨界進入電商行業,在業內也遭到了質疑,認為其物流業務還尚未完善,涉足做電商成功希望不大。但質疑聲未能打消申通的自信,申通已經將電子商務作為申通的戰略業務,希望依托申通目前的物流網絡,進入電子商務,打造覆蓋每個城市的宅配體系。
不可否認的是,申通的優勢是在物流行業多年的積累。因為對于電商而言,主要投入就是物流倉儲。分倉的建設投入高達幾百萬元,對于做物流起家的申通,成本將大大降低。除此之外,申通的營銷推廣開銷也會低于傳統電商。其快遞人員可以精準直投信息,并且還可以代收貨款提高效率。
據知情人士透露,申通做電商可能會傾向于做網絡超市。和京東不做產品毛利低產品不同,申通網絡超市的商品多數是毛利低的生活用品類。他認為申通選擇這個領域看重的是商品屬性。雖然這類商品毛利低,但已具備了一定的品牌效應,有著龐大的客戶群體。且客戶對品牌有著較高的依賴度,基本就不存在售后問題。
事實上,這類商品容易做成一定規模,并且當用戶習慣在該網絡超市購買,用戶的黏性會增加,未來靠之取勝的則是配送的速度和服務。令人擔憂的是,雖然申通有著龐大的快遞網絡,但其服務在業內也褒貶不一,與1號店抗衡尚需時日。
然而,申通早已開始籌劃做網絡超市,旗下的申通購購已經開通運營,主要商品為食品和生活類用品。對此,申通的相關負責人沒有明確表態,但他表示,今年7月左右,申通將會公布涉足電商的具體方案,屆時將有實質性進展。
推薦閱讀
后電子商務時代(一)投資人正在為“不信任”買單:◎燒錢,都燒到哪里去了?2011年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總結來說就是虛火太旺。創業者把市場往死里做,投資人在旁邊添加柴火就怕燒得不夠快。前幾年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申通跨界做電商 下一個1號店?
地址:http://www.brh9h.cn/a/22/20120304/3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