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家電業巨頭沃爾瑪宣布,他們已經獲得中國網站1號店控股公司51%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這也意味著,沃爾瑪正式控股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
不過,此筆交易的完成仍需取得中國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審批。若審批通過,沃爾瑪將取代平安成為1號店的控股方。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進入電子商務領域或成為不少零售巨頭選擇拓展其銷售渠道的方式之一,預計未來加入這一領域的商超數量將會進一步增加,而物流系統的建設將成為商超面臨的主要問題。 ”
對沃爾瑪來說,1號店的倉儲物流系統最具吸引力。據沃爾瑪提供的資料,1號店目前在全國范圍擁有北京、上海、廣州、武漢以及成都等5個倉儲物流系統,在全國34個城市建有130多個自配送中心,并在2012年計劃擴展到上百個城市。
“沃爾瑪增資控股后,并未對1號店提出具體的經營目標,管理團隊亦不會發生變動。”1號店公關總監梁燕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搶奪電商業務市場份額
2008年正式上線的1號店成為了近兩年電子商務領域的一匹黑馬。其于今年1月最新發布的2011年公司業績顯示:2011年1號店營業額從2010年的8.05億增長到2011年的27.4億;峰值日訂單從2010年的1.3萬單增加到2011年的19.3萬單;倉庫從年初的3.3萬平米增加到年底的22萬平米。
在沃爾瑪控股前,1號店的控股方為平安集團。2010年5月,平安以80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拿下了1號店80%的股權。
今年初有消息稱,沃爾瑪將取代平安集團成為1號店的控股股東,平安有意將所持的1號店股權悉數轉讓。2月20日,1號店董事長于剛強調,平安沒有退出的打算,沃爾瑪是通過增資而非股權轉讓的方式獲得更多股份,平安的股份只是被稀釋而沒有轉讓,且平安"非常歡迎沃爾瑪的增資"。
平安集團認為,沃爾瑪的增資具有戰略價值,可以給1號店帶來供應商、物流、自有品牌分享等一系列的價值,這也說明沃爾瑪看好1號店的管理團隊。但他同時強調,沃爾瑪增資后1號店仍將獨立運營,未來將選擇時機獨立上市。
有業內人士分析,由于電子商務企業運營品類幾乎已逼近實體超市門店的零售品類。目前,的強大優勢、亞馬遜中國的高增長和京東商城的快速擴張等使得沃爾瑪的零售業面臨巨大考驗。
對沃爾瑪而言,最捷徑的方式就是直接找一個發展成熟、資質優等的電子商務平臺去入股,此次增持1號店股份意味著沃爾瑪正式加入本土電商戰場。
薛勝文認為:“近年來,電子商務在國內的發展較為迅速,激發了不少潛在消費市場,而這也意味著這一渠道將分攤市場中部分銷售份額,而這部分市場份額很有可能成為未來零售業巨頭間爭奪市場并決戰勝負的關鍵,因而沃爾瑪布局這一領域具有必要性。沃爾瑪能夠借助1號店原有的資源和平臺使其能夠較快速過渡到線上環節,從而實現多渠道經營零售業的銷售目標,擴大其覆蓋面,提升銷售額。 ”
事實上,作為國際零售業巨頭的沃爾瑪,也一直積極開拓電子商務業務。去年8月,將山姆會員店網上商城從深圳拓展到北京。不久前,沃爾瑪又宣布在上海設立沃爾瑪全球電子商務中國總部,全面負責其全球電子商務在中國市場運營。
沃爾瑪大鋪電商路
早在2006年沃爾瑪中國就曾進行過發展電子商務的規劃。2006年年底,淘寶公布業績,宣稱其一年銷售額是沃爾瑪和家樂福之和。這讓兩大外資零售巨頭大受刺激。
沃爾瑪當然也不甘落后,隨機沃爾瑪中國決定由一個部門來做電子商務。在項目運行8個月后,沃爾瑪總部做出決定,停止該項目的運營。總部認為,當時在中國發展電子商務尚不成熟,還有一點是中國的信息系統不安全,最后項目的結果只是沃爾瑪中國官網的頁面進行了簡單的改版,項目無疾而終。
而后幾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得到了迅猛的發展。2010年年底,沃爾瑪重啟電商項目。到現在控股1號店,沃爾瑪在中國的電商戰略已經明晰。
薛勝文認為:“目前正處于電商市場的發展階段,因而是介入該領域搶占市場份額的最佳時機,加上目前中國對外資企業做電子商務還沒有進行政策和法規的限制,因而沃爾瑪可以通過抓住這一機會趕超對手。”
目前1號店沒有盈利,但是這家公司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的銷售額分別為417萬元、4600萬元、8.05億元和27.2億元,這幾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長。
對此,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公共關系高級總監李玲坦言公司“對1號店的投資計劃備感興奮”。而對于沃爾瑪來說,1號店的價值還在于它是沃爾瑪在體制外發展電商平臺的一次重要嘗試。
薛勝文表示:“但是對于最先開啟零售業巨頭電商之路的沃爾瑪來說,還面臨著協調線上線下業務的多方面問題。”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22/20120304/36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