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某類東西受到市場歡迎,在網絡上相關話題就會激增。你可以翻開一個科技類網站,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之類的消息比比皆是,它們有一個統稱詞匯“智能移動終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移動設備。為什么移動設備這么火?因為現今生活離不開它們。然而,世界是變化的,終有一天將被新產品取代。讓人不禁思考,未來究竟如何?
移動設備的現狀
我們先來看兩組數據:IDC上個月發布了2012年全球市場智能終端(PC、筆記本、移動設備)出貨總量突破12億臺,其中智能手機竟達到了7.01億臺,占比重最大;同樣是IDC發布的數據2012年第四季度,PC機出貨量為8980萬臺,同比下跌了6.4%,連續五年來第一次下跌,而同期平板電腦達到了5250萬臺,同比增長75.3%,預計2013年第四季度將超過傳統PC出貨量。

從上面這兩組數據不難看出移動設備已然占據智能終端市場的半數以上,而且還在呈上升趨勢,每年數億的出貨量使其成為非生活必需品中的絕對主流。如此輝煌的成就背后,自然少不了千百家品牌和制造商。光鮮下面是暗流,伴隨而來的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良莠不齊。有講創新、重務實的企業,也有混水摸魚的投機者。
回想上個世紀90年代,隨著internet商業化應用,PC終端一躍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之后的20年里,引領該行業的廠商幾乎都在攀升硬件,比拼性能,盡管有人做過一些嘗試,卻鎩羽而歸。因此有人下結論說PC行業陷入了難創新的僵局。就在這時,iPad出現了,眾多平板電腦接踵而至,這兩年它們的火爆足以證明PC并不是陷入了難創新的僵局,而是在積累技術,時機成熟自然會有人跳出來發起行業革命。

眼球動作控制技術和多核心處理器已經被應用
移動設備的發展似乎走了重復的道路。2009年東芝發布了全球首款處理器主頻達到1GHz的手機——TG01,隨后不久第一款雙核手機LG P993上市了,2011年底NVIDIA發布了Tegra 3處理器手機迎來四核時代,今天八核處理器也將被應用到移動設備上。基于云端的語音控制、攝像頭自動識別、陀螺儀、GPS等等只要與科技有關的先進概念都能搭載在這臺小小的移動設備上。為了與之匹配,電池技術也在飛速發展,前幾年我們還在討論鋰電池安全性與造價的問題,現在廉價石墨烯電池已經被開發出來,達到了原子級別厚度。相比PC大活躍時代的摸索前進,移動科技的技術發展速度只能用突飛猛進來形容。
技術基礎有了,誰來引領新一輪革命?
引領者的思路
市值超過6000億美元的蘋果公司地位鞏固,正是因為引領了兩次革命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下一個會是誰?
摩托羅拉的嘗試——HC1頭戴電腦

HC1頭戴電腦
今年CES上,老牌廠商摩托羅拉展示了型號為HC1的頭戴式電腦,它可以通話,通過語音或者頭部移動進行設備控制。但是這個酷似戶外設備的儀器并沒有得到多少關注,畢竟它與時尚不沾邊,過于笨重不便攜帶。其實頭戴式電腦的發展由來已久,很多人看好,至今卻沒有一款像樣的產品。
科幻級產品——谷歌眼鏡(google glass)

谷歌眼鏡
看到谷歌眼鏡,就想起了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它擁有普通智能手機的全部功能:接打電話、上網、處理文字信息、收發郵件等等。不同的是通過鏡架上的微型電腦拓展到了透明顯示器(眼鏡片)上,顯示效果更加立體,可以完成視頻通話、立體辨別位置以及聲音控制拍照。這是一款充滿爭議的產品,科技讓人類的生活更加輕松,同時也帶來了疑問“它會不會影響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
傳統以現代結合——iWatch

iWatch假想圖
有消息稱Intel和蘋果正在聯合研發新產品iWatch也就是蘋果自己的智能手表,它將擁有可觸控的液晶屏幕,一支手表就可以完成所有手機的工作,這似乎也是一種方向。競爭對手三星也在積極研發類似產品。前不久印度一家公司采用安卓系統的智能手表已經上市了。大家都在爭分奪秒。
穿戴式設備成熱門
無論是谷歌眼睛,還是蘋果密不透風的iWatch,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能夠穿戴在身上。穿戴式設備已經脫離附屬品的概念,成為獨立的移動智能設備,成為連通人與世界的窗口。
Forrester高級分析師Sarah Rotman Epps說:“一款穿戴設備想要獲得成功,它就必須是一個會讓人一整天都想戴在身上的東西,即使它什么功能都沒有。除了舒適感,穿戴設備還得有點個性。因為它在某個意義上來說,就是你的另一層皮膚。”成功的產品要順應時代,不僅僅性能強大,它的出現逐漸改變人們的生活,你出門的時候首先想到要帶著它,去洗手間的時候也不會忘記。

設備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手段
服務于人是基礎
以前,我們似乎太重視科技本身。在性能過盛的今天,以人為本才是核心。云服務連接的僅僅是設備?難道不是為了實現人與人之間龐大的數據交匯么!所以,智能終端越來越簡化,也越來越貼近人。
未來是什么景象無人能描述,正如馬丁庫帕想不到,現在地鐵里、街道上盡是低著頭盯著手機目不轉睛的人。設計者們訴說著自己腦海中的未來,毫無疑問的是,成功只屬于那些靈活運用科技,改變人類生活的人。
推薦閱讀
[導讀]期內實現營收1.03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6230萬美元增長65%。 奇虎360第四季凈利潤同比下滑14.7%(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明軒)北京時間3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奇虎360(納斯達克證券代碼:QIHU)周二發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科技以服務為己任 移動設備的未來在哪里
地址:http://www.brh9h.cn/a/11/20130306/26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