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剛剛問世2周年的Instagram宣布注冊用戶破1億。但是近日它卻負面纏身,激起了用戶的強烈不滿,甚至將與用戶對簿公堂。
本月Instagram修訂了服務條款,并且聲明公司擁有向任何企業、組織出售照片的權利。盡管Instagram發言人后來稱這是一種誤解;但是依舊引起了關于隱私權保護的強烈討論。
實際上,不僅Instagram如此,很多互聯網公司提供免費服務的同時,就在出賣用戶的隱私,有些甚至披上“大數據分析”的狼皮。那么,互聯網時代,用戶的隱私該得到怎樣的保護呢?
知名律師游云庭今天做客搜狐微訪談時坦言:免費的代價就是用戶出讓部分隱私。因為目前互聯網主要服務都是免費的,網站的商業模式就是基于對用戶訪問信息分析,再投放廣告盈利。因此,游律師認為,在根本商業模式無法改變的前提下,應該加強立法,對網站取得用戶信息進行監管。即對網站如何獲取、如何使用、如何告知用戶進行規定。目前國內對隱私權的立法也想當薄弱,甚至連隱私權的概念也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這點立法需要加強。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12月26日,中國領先的互聯網安全公司奇虎360(NYSE:QIHU)今天宣布,為了更好地保護網民信息、財產安全,防止釣魚欺詐網站傷害用戶,360安全瀏覽器發布 “360網站照妖鏡”系統,一秒內鑒定網站安全性,幫助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游云庭:免費的代價是出讓隱私 需加強立法
地址:http://www.brh9h.cn/a/11/20121228/89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