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概股遭受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自去年以來,做空機構對于中國企業的攻擊愈演愈烈。在渾水、香櫞等機構質疑做空中概股暫時偃旗息鼓后,美國FJE Research公司發表研究報告,質疑在紐交所上市的中概股企業網秦用戶數據上存在欺詐。
對此,網秦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該公司CEO林宇在微博上表示,資本市場相關機構惡意做空中概股以謀求獲利,已屢見不鮮。資本市場經常誤解、低估中概股價值,中國境外上市公司應團結起來共同應對。
對于FJE Research引用的多方數據,網秦官方解釋道,不同市場調研機構的采樣渠道、采樣方式和采樣樣本量都不相同。 FJE Research引用的數據,由于采樣方式不同,沒有包含網秦的主力產品和許多重要的推廣渠道。
對此,得到了第三方人士的支持,易觀分析師閆小佳稱,“評價各安全廠商的市場份額,需要先區分預裝量、激活量和活躍度這三個指標。目前各數據分析機構并沒有明確這三個指標各自的份額,所以差異可能是因為在不同維度上做比較”。
閆小佳認為,網秦與360、騰訊的商業模式不一樣,網秦主要是前向收費模式,其他移動安全廠商是采取免費的模式,可比性不強。
FJE報告的真實性和FJE的資質也遭到了質疑。來自網絡的“人肉搜索”顯示,這家機構雖然自稱“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專注于中國相關的股票,擁有廣泛的網絡”,但實際只是個人作者,在美國200多家中國上市公司中,只撰寫過一篇關于網秦的文章。
另外,這次關于網秦的報告最初發布于SeekingAlpha網站上,該網站是一個自由注冊并發布的財經博客。 目前FJE Research在該網站上僅有一篇文章,關注1人,有12個新粉絲,疑為新注冊賬號。一般第三方調研公司會將自己的調研報告發布在自己的官網上,但記者卻在百度和谷歌都搜不到FJE Research相關信息,也找不到官網。
此事另外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就在關于網秦的質疑報告發出后不久,新浪微博認證為“雷曼律師事務所律師”的郝俊波在微博中稱將免費征集網秦股民赴美參加集體訴訟,向網秦索賠。對于此舉,有媒體報道指責該律師借FJE Research事件自我炒作,并指出該律師或許與FJE幕后作者有關。經過媒體確認,郝俊波稱免費打官司是個人行為,同時,雷曼律師事務所對此員工的行為沒有官方回應。
來自投資機構的專業人士表示,做空機構本身不是壞事,問題是這些做空機構的信息是否屬實,這些機構的負責人是否可信。海外做空機構不會就此善罷甘休,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中國公司應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積極適應國外市場的做空機制,提前做好應對準備,正面應對市場上的突發信息,積累自己在投資者中的信譽,才能不讓做空機構的“陰謀”得逞。
推薦閱讀
樂購科技12月14日,央視CCTV13新聞直播間播出以瘋狂的垃圾短信為題再次探討垃圾短信治理問題,多位專家學者從多個角度對這一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對比其他國家治理垃圾短信的方法尋求解決辦法。360作為中國最大的安全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秦質疑FJE采樣方式:惡意做空中概股
地址:http://www.brh9h.cn/a/11/20121228/89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