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上海的李女士上周六京東商城賬號被盜,經查詢,對方正在瘋狂地用她的積分購物。“我3月份剛剛注冊一個新賬號,才買了幾次家電,竟然就被人盜了,實在太可怕了!”李女士并不知道,她的口令早已處于危險之中。5月29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計算機與微電子發(fā)展研究中心(中國軟件測評中心)等部門發(fā)布的《網站用戶口令處理安全性外部測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在100個樣本網站中,淘寶、京東、攜程、世紀佳緣等85個網站可在服務器端獲取用戶口令原文,僅8家網站采取了最安全的用戶口令傳輸模式。
電商招聘類網站全軍覆沒
2011年底,CSDN、天涯社區(qū)、貓撲等網站因為明文密碼存儲而被“刷庫”, 超過5000萬個用戶賬號和密碼在網上公開擴散。各大網站都加強了數據存儲的安全措施。然而,在用戶口令傳輸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隱患。一般而言,用戶在登錄網站,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之后,從用戶電腦傳輸到網站服務器,會經過口令傳輸、口令存儲認證等過程。而《報告》中顯示,大部分樣本網站在傳輸口令時,沒有做加密處理。其中,12家電子商務網、15家招聘網、10家婚戀網站采用了最不安全的“原始口令明文傳輸”,對口令沒有采取任何技術手段加密。
《報告》主要負責人之一、中國軟件評測中心信息安全研究部副總經理劉陶告訴《IT時報》記者,這次測評采用了一款客戶端分析軟件,通過在網站上模擬注冊用戶名和口令,模擬用戶點擊,監(jiān)聽瀏覽器內部頁面與服務器的交互過程,對交互中的數據包進行自動匹配,就能了解用戶名、口令是否以明文形態(tài)被傳輸,“這個方法通過自身模擬注冊和匹配度來評測,不會影響到他人用戶名和密碼。”
原始口令明文傳輸比數據庫明文密碼存儲隱患更大。上海電信技術專家周學明告訴記者,用戶名和密碼通過管道到達網站服務器,如果運營商鋪設的管道安全,尚可抵御外部攻擊;如果用戶本身所在的網絡是不安全的,比如在私人建設的WiFi網絡中,處在同一網段內的黑客,就可以通過簡單的網絡嗅探或企業(yè)間諜等工具獲取用戶密碼信息。即便用戶密碼設得再復雜,也是形同虛設。”
部分網站承認存在漏洞
針對《報告》內容,《IT時報》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家被點名的網站。淘寶開發(fā)團隊表示,淘寶在用戶口令傳輸處理上確有一定的缺陷。他們已在新版本安全控件的開發(fā)中考慮這個問題,隨著新版本安全控件的發(fā)布,將會修復這個缺陷,實現高級別的加密傳輸模式。
京東商城也表示,將加強口令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措施。戀愛網站珍愛網的公關部門向記者說,珍愛網采用的是明文傳輸,但如果采用加密方式,可能會導致部分用戶不能正常登錄。
周學明說,采用加密傳輸方式,確實會造成一些網站登錄復雜。正如網上銀行支付那樣,既要下載控件,輸入用戶名、密碼,又要獲取動態(tài)密碼等等,還有可能影響網頁打開速度,但是保密效果較好。
“口令‘裸奔’并不是技術上的問題。”劉陶說,網站對用戶口令安全性進行維護其實不難,一個普通的編程人員就能基本搞定,之所以出現各種疏漏,可能還是網站安全意識不夠。“而對于用戶來說,用一個密碼‘包打天下’是非常危險的。李女士的密碼泄露很可能是因為她在諸多網站用的都是同一個密碼,一旦被盜,全盤皆露。因此消費者在各種網站不僅要設置不同的密碼,還要經常更換密碼。”
口令加密方式無明確規(guī)范
面對《報告》中提到許多網站進行口令明文傳輸的情況,許多網友提出質疑,“如果因為這種情況口令被泄,個人信息被盜或者造成經濟損失的話,網站是否有責任?”上海瑞富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陳剛說,用戶用注冊口令登錄網站,相當于雙方之間的一種合同履行方式。如果信息被黑客攻取,黑客當承擔第一責任,網站應承擔連帶責任。然而在實際情況中,對于口令傳輸加密手段卻沒有明文規(guī)定。
“在口令傳輸中,有些網站采取普通的加密方式,有些網站甚至不加密,沒有具體標準,用戶遇到了密碼被竊事件,很難向這些網站提出維權。”陳剛說。
網絡安全專家李鐵軍介紹,其實業(yè)內在口令處理方面只有一些常識性原則,但是國內目前還沒有相關機構和組織,將上述零散的原則整理成為規(guī)范文檔。
“目前在網站用戶口令處理方面,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或規(guī)范,如何處理用戶口令這一私密性很強的用戶個人信息,只能依賴網站開發(fā)者、運營者對安全常識的了解和自律性。標準的制定和明確將是個人信息保護工作中需要大力推進的方向。”李鐵軍表示。
推薦閱讀
近期播出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紅遍大江南北,網友們紛紛受其誘惑網羅各種美食做法,安裝APP(第三方應用)菜譜瞬間成為潮流。但日前根據360安全中心檢測顯示,一款名為“舌尖上的中國菜”的安卓應用會竊取用戶隱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八成網站登錄口令裸奔 電商類全軍覆沒
地址:http://www.brh9h.cn/a/11/20120611/66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