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位中年男子急匆匆來到派出所報案,稱家中電腦注冊的上網賬號與密碼被人盜用,更改密碼后依然如故,蒙受了不小的經濟損失。接報后,偵查員立即趕到他家里,打開電腦發現遭遇到了“黑客”攻擊程序。
于是,一場和“黑客”短兵相接的戰斗打響了。尋著“黑客”留下的蛛絲馬跡,網名分別為MIKE和COCO的網蟲在網上聊天室里的一段對話引起了偵查員的關注:“你是高手?我不信。”“那就請把你的網址告訴我。”COCO將信將疑,把自己的網址告訴了MIKE。一會兒,MIKE在網上打出了一串數字,給了COCO一個賬號與密碼,讓她今后用此賬號即可蹭網。
顯然,MIKE和COCO具有“黑客”的嫌疑。經過一番網上追蹤,蒲某、張某、魯某與朱某四名電腦高手終于進入了偵查員的視角。在蒲某家,偵查員對其電腦進行了檢查,發現了該黑客程序。經審訊,偵查員認為其不具備利用非法程序盜取賬號與密碼的能力,只是使用了該賬號與密碼。
真正的“黑客”是誰呢?蒲某除了說出有一名叫MIKE的男子通過QQ告訴了她該賬號與密碼外,就再也不愿多談什么了。可從蒲某神色不安的臉色上,偵查員覺得其中必有蹊蹺。于是,決定來個欲擒故縱,迅即趕到另一個嫌疑人魯某的家中調查取證。據魯某稱,他電腦中的非法程序是公司同事張某在前幾天幫他安裝的,他并不知道其中的奧秘。只是按照張某的布置,按部就班地去操作。
按照魯某提供的張某住處,偵查員連夜來到張某家,將其從睡夢中喚醒。在公司擔任網管,自恃“網絡天才”的張某,睜著惺忪的雙眼,并沒有把偵查員放在眼里。可是,幾個回合較量下來,張某不得不感到遇到了真正的“武林高手”。不得不承認自己就是MIKE,并交代了利用BO黑客攻擊程序,侵入數十臺他人的電腦系統,盜取了20多個網民的用戶賬號與密碼,他自己使用了其中8個賬號用于瀏覽、下載黃色圖片和小說的作案事實。
同時,他還把其他的賬號與密碼作為“禮物”,慷慨地“送”給了同事和朋友。偵查員當場打開其電腦,發現竟儲存著幾百篇黃色圖片和小說。根據張某的進一步交代,次日凌晨,此案中另一利用BO黑客攻擊程序盜用他人賬號與密碼的朱某亦落了警方的法網。至此,整個案情終于真相大白。
推薦閱讀
美國官員說,奧巴馬上任后,加速推進小布什時期的一項計劃,用網絡病毒攻擊伊朗納坦茲核設施。 網絡武器 《紐約時報》援引作家戴維·桑格的紀實新書報道,小布什啟動代號“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網絡攻擊計劃,于2006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追蹤“黑客”:黑客落入警方法網
地址:http://www.brh9h.cn/a/11/20120603/6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