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微軟、英特爾、騰訊等幾家科技巨頭公司,“不務正業”比賽種黃瓜嗎?

但在這片“黃瓜地”的溫室里,你很少會看到忙進忙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智能24小時“站崗”——換句話說,這是一場發生在無人值守的溫室里、遠程種黃瓜比賽。
比賽于9月在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舉辦,參賽團隊利用大學提供的黃瓜生長數據創建模型,讓人工智能做出決策。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根據傳感器的數據,給執行器發送指令,控制20多個環境因素,掌控黃瓜的“生殺大權”:
光照。

濕度。

溫度。

在4個月的時間內,看誰家的人工智能可以用最少的資源,種出最大最多的黃瓜。不僅如此,比賽還設置了一個對照組——一個由世界上最好的農藝專家組成的人工組,希望通過對比,能夠展示出人工智能比人種菜技術更好。而這一點在比賽中得到了證實:目前已經有3個團隊的凈利潤超過了人工組。
聯合國17年發布的預測報告顯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總數將會從當前的76億,增長到98億。我們需要養活越來越多的人,而當下的體系構架并不能滿足未來的需求。中國作為農業大國,更需要改變并不突出的生產效率。如何建立新的機制,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增加農業產出,同時保持可持續發展?
人工智能,讓地球養活世界上不斷增加的人口的能力,有了提升的可能。

眾所周知,人工智能已為工業、教育、醫療、金融等多個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技術創新,如今當它開始對農業領域進行探索,“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也將逐步成為歷史。在土壤探測方面,通過人工智能分析衛星圖片,可以確定土壤肥力,精準判斷本地區最適宜栽種的農作物。
在病蟲害防護方面,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可以準確識別病害并推薦合適的防治措施;在產量預測方面,通過深度學習和大數據,可以99%準確預測農作物產量;在播種、耕作、采摘等環節,人工智能也可以幾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農藥化肥的消耗……

AI在農業領域的發展也面臨著不少挑戰。AI算法的訓練離不開大量數據,而在農業中,數據將是絕對的壁壘:大部分數據只能在每年的生長季節使用一次,所以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收集到可以放心用于訓練AI算法的數據。除此之外,數據準備、轉移、共享和基準測試能力等方面,離理想狀態還有很大差距,這些都需要等待數據基礎設施的發展壯大。

不過,最終的挑戰是對AI人才的需求。一方面,中國正大力發展人工智能,引領變革、實現變革的巨大潛力就擺在眼前;另一方面,中國也正面臨超500萬的AI人才缺口。所以,中國,乃至全球都在鼓勵更多的人投身人工智能領域。
編程,作為人工智能的核心,將成為未來AI時代的必備技能,而當下的教育是為未來而準備的?茖W數據已經證明,6歲的孩子已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開始接觸編程的啟蒙教育。學習編程,可以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幫助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創造力,同時培養孩子和機器打交道的能力,當他們了解人工智能是怎么利用算法,對不同狀況進行分析,他們可以更好地運用人工智能到實際問題中。
希望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人工智能大家族,地球的壓力越來越小,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妙小程——6-18歲青少兒在線編程教育平臺,通過考核嚴格的專業師資,多屏互動的先進技術,接軌國際的完善體系,豐富原創的有趣內容等品牌優勢,已為上萬學員提供優質的編程教學服務,為祖國不斷培養人工智能所需人才。
推薦閱讀
拉卡拉支付榮獲“CHINASHOP金翼獎 2018年度最佳市場表現產品”
11月1日,第二十屆中國零售業博覽會(CHINASHOP)20周年慶典暨頒獎典禮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拉卡拉支付憑借十余年發展積累及在智能POS等收款終端領域的持續創新,獲得“CHINASHOP金翼獎 年度最佳市場表現產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未來,人們要靠AI養活? 現在,AI要先靠少兒編程養活!
地址:http://www.brh9h.cn/a/05/30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