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電合一,并非傳播介質和媒體的簡單融合,而是如何用知識服務、內容解讀,使讀者在同樣的時間進行消費的過程中,增加知識獲取的深度,而這就叫作知識服務。”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王勤在接受“有聲圖書館開放日”系列采訪時提出了他關于有聲行業發展與付費閱讀的看法。
“看”已不是閱讀的唯一方式,十個人當中就超過兩個人在聽書。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成年人的聽書率為22.8%。有聲閱讀市場市場前景廣闊,被譽為繼紙質書、電子書之后的“第三種出版力量”。“有聲圖書館開放日”是懶人聽書響應國家全民閱讀號召,在9月9日國家圖書館日重磅推出的大型有聲讀物免費體驗活動。在本次“有聲圖書館開放日”系列采訪中,懶人聽書特邀廣電、出版、音像、高校、科技等有聲行業生態圈內多位大咖共同發聲,聚焦有聲行業發展新態勢,為有聲行業發展帶來新思路,以下是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王勤訪談實錄。

音頻更符合認知需求 有聲閱讀行業二次壯大有其內在規律
談及有聲閱讀行業,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王勤認為,有聲閱讀行業必將二次壯大,因為音頻形式更加具象化,更加符合用戶的認知需求。
在王勤看來,有聲閱讀行業的發展有其內在、必然的規律。該行業屬于內容服務和內容提供商,國內最初的內容數字化提供商是百度搜索,即網絡上有海量的文字內容,輸入關鍵詞即可快速獲取所需內容。然而,用戶接觸海量內容之后,閱讀這一行為受阻,尤其是在動態的環境下無法用眼讀書,碎片化的時間難以進行深度閱讀。在這一背景下,有聲閱讀行業的發展、興起是必然趨勢。
王勤指出,讀者目前能夠獲得的知識服務并不局限于文字或單純的音頻,還包括視頻。形式多樣的傳播介質以及隨之而來的海量信息內容,使讀者的資源獲取效率大大降低。如此一來,搜索引擎、各種媒體或者聽書APP成為解決讀者消費重點的新型服務商。他們主打內容服務,能夠提供搜索入口、視頻和音頻,這一場景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遴選內容并將其精準投放給用戶。未來這將是內容提供商需要重視的問題。
之后王勤表示,音頻是獲取內容更簡潔門檻更低的方式,音頻形式能夠更加具象化地揭示學習理論,更符合人的認知,所以音頻和視頻會在之前磁帶、光盤的基礎上二次發展、壯大。
內容按需供給精準投送 才能觸達用戶的認知痛點
王勤以互聯網的企業為例,他認為這些企業考慮的如何將知識和內容觸達用戶,而且一定要觸達消費痛點。以前出版社提供“封裝型”服務,就是把所有的知識按分類封裝起來,用不同的介質和載體傳播。紙質的載體(書籍)送到新華書店,電子書的送到發行平臺或手機端。讀者在封裝的產品里面讀了哪一段,為什么要讀以及讀了這部分內容還要需要讀什么,無人知曉,因此無法跟進服務,觸及消費痛點,同時用戶的消費痛點無法通過信息獲得反饋,用以作為內容二次聚合和再生產的依據。所以這種消費并非終端消費;ヂ摼W企業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依托大數據支持,把所有的用戶痛點、難點、困惑點以及需求點都通過信息解析、反饋給內容供給端,在供給端經過重組,再構再造,然后再次推送,適配性更好。利用這些數據,再加上專業領域的引導,內容就被盤活了。
王勤指出,傳統出版與互聯網公司合作,把用戶消費情境、狀態、目的、需求搞清楚,加上專業知識,推出用戶更需要的知識和內容,那么內容新消費就能形成一個轉折點,成為新的產業,這是線上和線下的混合媒體的新模式。這種背景加上知識本體、業務關系、行業聯系、發展趨勢,即便用戶的閱讀表面上是碎片化的,但每個知識點都互為關聯、互為制約,而且有引導和培育,這就叫作賦能。這種賦能對用戶的成長和知識的儲備是極其有效的,之后的內容服務行業可以參考這一方向發展。
有聲圖書館開放日即將到來,您準備好了嗎?

懶人聽書是有聲閱讀領域的先行者,發展6年,積累了多項行業優勢,目前擁有3.2億聽書用戶,以及完備的版權資源!侗c火之歌》、《秦時明月》、《斗破蒼穹》等頂級IP入駐,知名主播云集,原創小說、經典文學、海量精品欄目共筑有聲閱讀生態圈,在用戶中享有“身邊的有聲圖書館”的美譽。今年6月,懶人聽書對外宣布完成C輪融資后,成為唯一擁有閱文集團和時代出版兩家版權資源優勢加持的企業。
有聲圖書館開放日是懶人聽書為了響應國家“全民閱讀”號召,在9月9日國家圖書館日重磅推出的大型有聲讀物免費體驗活動。以期通過匯聚行業大咖發聲,聚焦有聲行業發展新態勢,為有聲行業發展帶來新思路;以及公益捐贈“聽書機”,免費暢聽,鎮館之寶等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打造有聲行業盛事和聽友節日,進一步推廣有聲閱讀,讓更多用戶感受聽書之美。
推薦閱讀
作為一種新型的辦公設備,會議平板不斷的走進人們的視野。其實每一臺會議平板,都由好幾部分組合而成,根據廠家實力和技術實力的不同,產品之間的質量相對比,是有>>>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05/30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