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流量”的“電商變現”,成為當下“新零售核心邏輯”驗證的最關鍵門檻。盒馬鮮生,建線下賣場聚集消費人群,通過平臺流量分發(配送),提升3倍坪效;小米生態,通過硬件商品聚集消費人群,讓“有品”浮出水面,一舉超越海量線上電商平臺......UBER(滴滴)、airbnb通過汽車、房屋,反向打造平臺邏輯,并通過線上占據流量入口變現的邏輯,成為新零售是否可以火到最后的關鍵考驗。
新零售領先企業“樂刻運動“,開始將戰火引入到服務領域。通過線下聚集消費人群后,建立線上平臺實現電商變現。樂刻憑借遍布全國的數百家小型門店和99元/月的超低價格,重塑著健身行業的規則。而隨著流量的聚集,樂刻已順勢進軍運動品電商。目前看來這種升級不僅僅是一種試水,還是一種大勢所趨,可能昭示著很多行業的最終模式進化方向。
“在24小時內,實現1000萬元的體育電商銷售?!”一個垂直類公司的第一次嘗試,舉辦828運動裝備節,通過線下健身門店聚流量,實現去中心化的行業最高銷售額。突破試驗的意義,引發矚目。新零售的紅利,到底有多大?

改造健身場景,迅速聚集線下流量
樂刻運動在2015年成立,在本質上依舊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只不過非常有前瞻性的自建了線下服務的部分,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八個城市自建了近500家的健身門店,對于整個健身行業來說,門店數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樂刻的成功之處,就是把目光放在普通人健身上,把健身這件事情從專業化開始向休閑消費方面轉型,降低健身用戶的參與門檻,和傳統健身房靠辦卡不同,樂刻的99元包月顯然更像是一個極限挑戰,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似乎更像是從團購到零售的業態轉變。一方面解決了用戶就近健身的痛點,另一方面則把用戶從高額年卡的束縛中拯救出來,把健身當作一種高頻快消品來消費,而不是一邊忽悠用戶辦卡,一邊希望用戶辦了卡就不要再來。從而樂刻運動最大限度地獲取線下健身人群的流量。
目前樂刻已擁有320W+會員,6000+平臺教練,加上店長,已經開始形成一個運動的生態,而在這個生態之中,各個角色之間的互動非常頻繁,所以為這些角色提供更多的服務,是樂刻未來的發展方向。當下幾乎所有的商業模式都在發生轉變,都開始從以業務為中心轉型為以人為中心。所以只要有穩定和大量的用戶,只要這些用戶有他們的需求,那么平臺就會去做這個業務來滿足這個需求,而樂刻去做一個運動商品的電商顯然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選擇,畢竟這么大的運動健身人群都有這樣需求,你不去給他更專業和優質的滿足,自然他就會流失到其他平臺。而且對于樂刻本身而言,這也是一個用戶消費的深度挖掘,對用戶客消費單價的提升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對于平臺本身的業務模型增值,也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線下流量”的“電商變現”
目前,頭部健身app都在進行著自己的電商嘗試,有些平臺會選擇自營,開始推出一些健身器材的定制和銷售。而樂刻的選擇則是去做一個運動商品的平臺,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品類的覆蓋做起來。平臺做自營的好處是品類比較聚焦,但壞處就是速度比較慢,產品比較單一,很難滿足更多人的不同需求。而做平臺的好處是可以很快的上線更多產品,但在產品利潤和品牌獨占性上,缺乏一些優勢,容易引發客戶比價,利潤可能也不會太高。不過對于樂刻來說,顯然做平臺還是一個更為合適的選擇,一方面線下流量基數龐大,可以產生一個比較大的運動產品需求,另外一方面則是有教練和店長這個階層,可以在銷售上做很多專業的推薦和引導,更容易降低用戶的比價心理,完成利潤更高的銷售。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樂刻的這種銷售模型是新零售的邏輯,線上有會員,線下有促銷,二者進行充分結合,實現“線下流量”的“電商變現”,從而爆發出更大的商業價值?梢哉f,樂刻銷售的也不是運動產品本身,而是一個運動的完整的裝備解決方案,這個理念的不同,可能最終會帶來一個結果的不同。樂刻健身房墻上掛設了云貨架,通過場景分成瑜伽專區、力量專區、拉伸專區和門店同款等等,在消費體驗上也比較推陳出新,會員可以在健身的時候直接掃碼就購買了,方便又有趣。

在教練這一端,樂刻也下了不小的功夫。在樂刻的電商生態里,教練充當“顧問”的定位,有著專業的知識背景,可以給會員提供最有效、專業的運動裝備購買建議,從而補充樂刻對會員的健身服務。而激發教練的能動性可能也是樂刻電商能否成功的關鍵,樂刻運動平臺目前入駐教練6000+,而中國有50萬健身教練數規模,這中間有著近百倍的拓展空間。教練顧問機制的建立,則讓樂刻運動app不局限于目前工具的定位,更接近平臺。
樂刻運動也通過電商來給教練的銷售能力賦能,增加教練的收入從而使得教練有著更大的動力去推廣樂刻的業務,也是一個非常積極的嘗試。比如這次828運動裝備節,就會成為教練展現自身專業度打造新業務模型的最好機會,也讓會員可以獲得更低的價格和更專業的設備,是一件雙贏的好事。

服務新零售的代表
對于樂刻平臺來說,不管是健身還是電商,最重要第一個關鍵就是自身專業度的表達和傳遞,包括在供應鏈上,樂刻選擇的也是手握NIKE(耐克)、ADIDAS(阿迪達斯)、REEBOK(銳步)等品牌零售合作,中國最大的運動用品零售商滔搏運動,以保證產品的專業度和價格優勢。其實在健身裝備這個領域,專業的指導還是非常必要的,比如Crossfit的學員幾乎人手一雙銳步的nano8,這是市面上最專業的適合Crossfit場景的訓練鞋,這一定是專業的教練告訴你你才知道的,普通人買鞋可能就只看款式是不是好看。所以從專業的角度去切入健身裝備,還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良好的運動產品價格和專業的教練推薦對平臺本身也是一種賦能,還可能為平臺引入更多的流量,自己用戶的口碑相傳也會帶動更多的用戶選擇在這個平臺上購買產品。這就盤活了樂刻的商業模式,讓它成為一個真正的互聯網公司的模型,而不是僅僅限于線下小型健身房運營這種單一的模式。從這個角度來說,做電商平臺也是樂刻實現自身業務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式。而對于普通用戶而言,樂刻可以為他提供一站式的運動健身服務,不管是場地還是課程還是設備都可以一站式購買齊備,這同樣會增強平臺的專業性和整體性,也更容易受到有專業健身需求的會員的追捧。

樂刻運動此次舉辦828運動裝備節,通過線下健身門店聚流量,并喊出單日1000萬元的體育電商銷售額,實現去中心化的行業最高銷售額。如果試驗成功,這更像是對綜合性電商平臺的一次挑戰,讓大家對垂直電商的未來充滿想象空間。
必須要說,從O2O到新零售,樂刻的風口把控還是非常精準的。而通過線下引流,加上線上運營來提升客單價的做法,顯然也是非常正確的。
而如今再回過頭來看,樂刻的商業模型本質上和盒馬非常接近——改造線下場景,提升坪效,聚集流量,只是兩者提供的貨不同,盒馬是標準商品,樂刻則是健身服務。目前,樂刻切入垂直電商,無非是在貨上多了“專業的運動裝備購買服務”這一環。如果說盒馬是標品新零售代表,那么樂刻運動則更像是服務新零售的代表。
在線下和線上充分融合和支撐的情況下,實現的效果還是1+1大于2的,這是否會成為樂刻的又一個騰飛契機,值得大家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
2010年,聚美優品的名號響徹在美妝界,實屬當時互聯網界的創新展現,而如今的2018年,“自動駕駛”、“區塊鏈”以及“新零售”等詞,頻頻的從各位互聯網大咖嘴里傳出,也成為了時下最熱的行業名詞。而對于新零售,聚>>>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05/307202.html